大象“林旺爷爷”的去世,让台湾的民众依依不舍。它不是普通的大象,是抗日“功臣”,在抗战时期成为中国远征军的运输工具。
在本书中,萨苏、北宸两个海峡两岸的网友在一年半时间里就两岸关心的人物、事件进行了认真、坦诚的讨论,从大象到马英九当选,从淞沪会战到奥运,从日据时代的台湾到龙应台书写的1949,用事实让读者感受两岸之间共同的记忆。
有一天,北宸和其他的朋友提起,台北的木栅动物园有一头著名的大象叫“林旺爷爷”,是远征军从日军手里缴获来的。似乎说的时候还有些眉飞色舞,如数家珍。于是萨苏给北宸写信了,因为他也正在看关于这头大象的资料。
萨苏给北宸的信
北宸:
对林旺爷爷我准备写一个长篇给它呢。日本这里的资料中,对它也颇有描述,甚至提到有日军骑着它前往前线给士兵送给养,一头大象既是可以送几百公斤的粮食、纳豆等东西的运输工具,也是惟一可以通过库芒山脉这样难行地方的交通工具。
甚至还有一个掉队的中国远征军小军官,被当地长颈族招赘,组织了一个破坏铁道的大象游击队。
很快,北宸就回信了,似乎有点儿吃惊萨苏这个大陆的家伙也知道台湾的大象爷爷。
北宸给萨苏的信
没有想到萨也知道林旺爷爷。
林旺是我们小时候去动物园时,一定会去打招呼的“爷爷”啊。
从1947年跟着国军到台湾,到2003年离开,几乎整整一个甲子,可以说是我们三代人共同的回忆。
记忆里,圆山动物园旁边有一个儿童游乐场,里面有云宵飞车、摩天轮、海盗船……爸爸妈妈带我们去动物园时,会顺道带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耍,看大象,坐旋转咖啡杯……林旺爷爷是儿时美好回忆里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我们小时候没听过远征军的故事,老师不讲,课本不提,书店里关于这方面的书籍,里面提到孙立人将军时,连全名都不敢写,只写“孙将军”,到1987年解严后,媒体才慢慢披露这段尘封的历史。
十几岁以前,从没细究为什么林旺爷爷一直是动物园中的明星,享有园里国宝级的待遇,长大后才知我们亲昵地唤做“爷爷”的大象,在上世纪40年代,曾一度是二战中许多媒体报道的焦点。
真奇怪,现在想来,好像那个年代的大人们,集体守着一个秘密似的。
圆山动物园里的动物于1986年迁址到木栅,宽敞多了,在林旺的“家”前面,也终于挂上了解说牌,上面记载着它的故事。
我记得台湾有一位笔名罗曼的军中作家,是新一军三十师的一个士兵,当年他在滇缅战区冒死渡江、生擒林旺,应该可以说是将大象千里迢迢从缅甸送到台湾的历史见证人。
罗曼曾写到当时骡马大队从缅甸入云南,经桂林、南宁等地,大象胃口大,一般给马准备的粮食只够大象塞牙缝,这些士兵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从缅甸象奴那儿,学会教大象做一些简单的表演,例如打滚、下跪、摆耳朵、伸鼻子,就这样沿途表演,用得来的赏钱买饲料,最后才到了广州。
最可爱的是,大象运到台湾后,每隔一阵,罗曼就会带两串蕉,到圆山动物园给林旺当礼物。
对了,萨,打个岔,在台湾,我们说去别人家里做客时,最好不要“空手道,两串蕉”(就是两手空空,什么都没准备,只带着十根光秃秃像两串香蕉的手指头哈)这样是有些失礼的。
萨文章里提到这几头大象懂得人类的语言,我想这是真的,因为那些曾经照顾过林旺的老兵来到它面前叫唤它的名字阿美(林旺在缅甸的名字)时,林旺的反应很特别,会扬着长长的鼻子,像见到老朋友似的开心。
林旺还有生日呢,萨,你猜猜看,林旺爷爷的生日是哪一天?
公布答案:10月31日,动物园估算出来的,其实是刻意放在蒋介石诞辰纪念日,这天是我们的假日,很多人会在那天到动物园看林旺爷爷吃甘蔗大蛋糕。
动物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情深,林旺的老伴马兰走后,林旺显得情绪落寞,过了3个月,也就跟着走了。
萨相信吗,林旺走的那天,许多老人、小朋友都到动物园送这位老爷爷最后一程,它的房舍前堆满了鲜花图画卡片,许多成年人甚至频频拭泪。
台湾不是林旺的出生地,但20多岁即来台“定居”的它,却早已是我们的一分子了。当电视台播出那些掉泪的镜头时,远在太平洋另一头的我,也为之动容。
有一种回忆,很单纯,很实在,不用看族群,不用查血统,却可以紧紧地把好几代人的心融合在一起。
老公和萨同年生,看了萨写的,有点想今年带小朋友去北京动物园,让他们看看爸爸小时候记忆里的大象、猩猩、熊猫,或河马……
(::摘自《家国何处不入梦——萨苏、北宸跨越海峡的通信》 文汇出版社2010年9月版 定价:29.80元)
今年第一季度,北京连续出现重度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因雾霾移居海外。[全文>>]
自信、自我、自由、乐观并且欢迎改变,疏离宗教、政治和社会,自恋而乐观。[全文>>]
13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保证金融安全为由,叫停了阿里巴巴和腾讯11日刚刚宣布推出的虚拟信用卡。[全文>>]
中国银监会宣布,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在内的10家公司,已被选定参与投资中国首批5家民营银行。[全文>>]
许多人认为雷达无所不能。令他们惊讶的是,依靠这项技术至今也找不到消失的MH370航班。[全文>>]
一些票务公司和个人为了与“黄牛”作斗争,无奈之下也得“以牙还牙”,外挂大战愈演愈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