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火车旅行在中国和欧洲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在北美,也许是因为地广人稀,铁路客运的发展在近几十年几乎停滞。人们出门旅行,短途的通常是自驾,比火车快,而且方便;长途就坐飞机,大大节约时间。由于坐的人少,火车开得就越来越少,价格也越来越贵,在很多地方只剩下给有钱有闲的人用于观光的旅游线路。
不过,我喜欢乘火车旅行那种悠闲的感觉,到北美多年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最近去美国的波特兰访友,一个人独自出行,又没有时间制约,火车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从加拿大温哥华到美国波特兰,距离是500公里,开车走高速公路大约5个小时,而沿着太平洋西海岸的铁路走,加上过海关和停靠美国几个城市的时间,全程8小时。
火车票是在网上买的,拿到一个很好的价格。我先是提前两周看,票价是76美元,提前一周再看,55美元,AAA会员有10%折扣,当即以49.5美元买下。开车前两天又看了一眼,票价涨到91美元了。看来这个系统跟机票的销售类似,可以根据供求状况及时调整价格。
按买票时得到的提示,尽量提前到达车站,因为人多过海关要排长队。到那里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跟中国的火车站相比,这儿的人真是少得可怜,早上出发的就这一班火车。进站要经过4个程序:第一步,某些尚未取票的客人在此取票,每个客人被分到一个座位号,在票上贴一个标签。来得早的客人就可以提出要求,想要靠窗还是走道的座位。我要了一个靠窗的位子。第二步,海关验看身份证件。第三步,所有行李过安检,比飞机宽松得多,大包小包都从X光机走过即可。第四步,把需要托运的行李交给列车员,每人可以交运3件,自带两件较大的行李,每件重量不超过50磅(约合23公斤)。4个步骤都通过,不过用了十几分钟而已。
进了车厢,环境很不错,跟飞机的商务舱标准相当,每节车厢36人,过道两边各两个真皮座椅,空间很宽敞。我坐的9号车厢是最后一节,后面就是行李车了,几个客人推着自行车过来,把车留在行李车门口。列车员过来,把自行车挂到行李车中的架子上,一边唠叨着“只有6个架子,却卖了7张自行车票”,原来托运自行车是要加收5美元的。
一路上,车长用聊天的口吻在广播中向乘客报告沿路的信息。“先生们、小伙子们、姑娘们,前方这一带经常有鹰出现,看看我们今天运气如何……等下海关的大佬们要上车检查每人的身份证件,请提前把申报表格填写好……哦哦,今天运气真是不错,他们带了警犬协助检查,这种情况还真是不多见。请各位把行李架上的包包拿下来,放在走道上,把各自的宝宝抱好……现在我们晚点大约15分钟,对不起哈,争取到西雅图赶回来一些……”
看来今天的车票卖得很不错,车长一再说,如果你旁边有空座位,不要把手提行李放在座位上,以便让下一站上来的客人有座位。开车后列车员巡视了一遍,看过每个人的车票后,写一张小卡片,插在行李架上的一个小插槽里面,以不同的颜色标明座位的占用情况。途中上来的客人,由列车员帮忙找到座位,一一安顿下来。
窗外的风景在不停地变幻,列车不时跨过一道道江河,沿着风平浪静的内海,穿过起伏有致的牧场,途经散布着房舍、粮仓的村镇、高尔夫球场、停泊着游艇的港湾、坐拥无敌海景的豪宅,直到高楼林立的都市……
到达西雅图,停车的时间比较长,下车活动活动腿脚,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景象:隔壁的行李车厢有行李被装上卸下。一组4个搬运工,只有一个是男性,且貌似主管,不怎么动手,把行李搬上搬下的,都是3个女性,她们很认真地按照行李的软硬、大小排列好,以便在平板行李车上多摞几层。后来见到朋友的老公提起这个,他说:“能在铁路上工作,算是个美差,我们美国姑娘身强力壮,不输给男人的。”
临行前我特意到图书馆借了书,准备坐车时看,零食也准备了不少。没想到一边看着风景,一边玩味着与从前的火车旅行经历的种种不同,偶尔跟邻座的意大利籍移民女教师聊天,8个小时很快过去了,丝毫没有感觉旅程漫长,列车就缓缓驶入了终点波特兰车站。
今年第一季度,北京连续出现重度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因雾霾移居海外。[全文>>]
自信、自我、自由、乐观并且欢迎改变,疏离宗教、政治和社会,自恋而乐观。[全文>>]
13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保证金融安全为由,叫停了阿里巴巴和腾讯11日刚刚宣布推出的虚拟信用卡。[全文>>]
中国银监会宣布,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在内的10家公司,已被选定参与投资中国首批5家民营银行。[全文>>]
许多人认为雷达无所不能。令他们惊讶的是,依靠这项技术至今也找不到消失的MH370航班。[全文>>]
一些票务公司和个人为了与“黄牛”作斗争,无奈之下也得“以牙还牙”,外挂大战愈演愈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