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著名政治风险咨询机构美国欧亚集团(Eurasia)日前公布了《2010年十大风险》报告。报告将“中美关系”列为今年最值得关注的焦点,认为今年的中美关系不会比去年更好。以下是本报对报告原文的翻译,同时附上报告提及的另外“九大风险”,供读者分析参考。
——编者
G2(即“中美两国集团”)这个构想行不通,因为中国不想担负责任,即便美国在去年11月份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峰会上极力推动这一框架。2010年这一幕将不会再上演。日后回首往事,我们会发现那次峰会是两国关系的顶峰,今年中美关系将不如从前。
问题不在于奥巴马或胡锦涛,两人都尽力避免把关系闹僵。但当中有太多的结构性压力。
美对中国的发展模式说“不”?
对于北京来说,美国作为其经济伙伴关系的吸引力已不如从前。但中国领导层认识到近期他们别无选择,所以是尽可能地维持其全球出口市场份额。这意味着中国将继续其国内经济刺激方案,同时对人民币汇率严加控制。这还意味着,政府作为经济的领导者和主宰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对中国的“国家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
随着美国国内对中国出口产品(钢铁、轮胎)的保护主义抬头,我们将会看到美国国内对北京此种反应的反弹。美国认为:中国政府补贴国内企业,并且使人民币与美元挂钩,此举让中国出口企业以低价向美国消费者销售,从而吸走了美国经济的财富。照此逻辑,美国人认为,中国不仅仅是国际体系的免费搭车者……而且更是以损害美国经济为前提的。这是中美关系紧张的症结所在——借助保护主义政策和疲软的消费支出,美国在对中国的发展模式说“不”。
美选民关注候选人的“中国立场”
对美国而言,2010年是一个失业率居高不下的中期选举年,工会甚至一些业界组织将促使奥巴马政府发出这样的信息:中国的经济政策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并将接二连三地对中国出口加征关税。我们将会看到更多汇率政策被政治化(特别是如果人民币不大幅升值的话)、美国和中国国内的投资政策紧张、对中国的抨击、愈演愈烈的贸易摩擦(特别是在钢铁领域)和涉及网络安全的问题。倘若再发生涉及中国商品的“产品安全”丑闻,我们将看到美国民粹主义者鼓动抵制“中国制造”产品。
不久前由佩尤研究中心与美国外交学会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4%的美国人认为中国现在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仅27%的人认为美国才是。2008年将是最后一次绝大多数选民不知道或不关心候选人中国立场的美国总统选举。这种转变将从今年开始。
参考资料
2010年另外“九大风险”
1.伊朗面临来自国内反对势力、国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压力。
2.欧盟国家面临不同的财政挑战。
3.选举年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棘手。
4.日本可能开始另一个“失去的10年”。
5.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全球达成气候协议仍然艰难。
6.后卢拉时代的巴西不具有前几年的决策魄力,巴西将经历艰难过渡期。
7.印度、巴基斯坦可能重新滑向冲突。
8.东欧选举、失业率升高,社会风险加大。
9.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将遭遇执政挑战。
今年第一季度,北京连续出现重度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因雾霾移居海外。[全文>>]
自信、自我、自由、乐观并且欢迎改变,疏离宗教、政治和社会,自恋而乐观。[全文>>]
13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保证金融安全为由,叫停了阿里巴巴和腾讯11日刚刚宣布推出的虚拟信用卡。[全文>>]
中国银监会宣布,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在内的10家公司,已被选定参与投资中国首批5家民营银行。[全文>>]
许多人认为雷达无所不能。令他们惊讶的是,依靠这项技术至今也找不到消失的MH370航班。[全文>>]
一些票务公司和个人为了与“黄牛”作斗争,无奈之下也得“以牙还牙”,外挂大战愈演愈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