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婷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形象广告公司做设计员,她性格爽朗,为人随和。但工作不到半年,晓婷就遇到一个不好与人言说的苦恼:朋友、同事总找她借钱,都不是什么大数目,一般她都不拒绝。可是,好像所有人都闻到了这个气息,最后连刚刚交换名片的人都开口借钱,搞得她相当苦闷。借吧,自己用钱的地方也不少;不借吧,又担心形象受损,怕人说她小气,真是左右为难。她觉得奇怪,这些人为什么老向她借钱?
大毫的工作是父亲的一个朋友帮忙介绍的。父亲的这个朋友叮嘱大毫,做人做事要不怕吃亏,帮人也就是帮自己。大毫到了公司后,工作勤勤恳恳,做完了份内的,份外的也做,帮了同事不少忙,也确实赢得了大家的好评,现在连打开水、倒垃圾都成了大毫的“专利”。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毫心里越来越不爽,他觉得自己就是公司里填缺补漏的万金油。谁家里出点小事、谁不想出差,肯定都落到他头上。最后连别人要约会、逛街,都能成为他替人值班的理由。大毫很伤心,怎么每个人都心安理得地欺负他?
晓婷和大毫其实都有机会阻止局面向糟糕的方向发展,可是他们都没有,而是不断地让步,直到局面糟糕透顶,自己无法收场。
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破窗效应”。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曾做过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其中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区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小时,它就不见了。这就是说,如果有人打破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而这扇窗户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那么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窗户。
人际交往也一样。我们都等着别人将第一扇窗户打破,然后再没有任何负担地去打破其他窗户。比如,公司里有一个人比较好说话,周围的人就容易向他提出要求。如果这种要求得到积极回应,就肯定会有下次、再下次,一次又一次之后,这个人就会被扣上“好人”的帽子。当其他人遇到麻烦,会纷纷向他伸手,因为他们断定这个人不会拒绝自己,可以肆无忌惮地提出更多要求。
晓婷有借钱给别人的先例,不仅同一个人可能不断向她借钱,这个消息还会传遍晓婷所在的圈子,这个圈子里的任何一个人急需用钱时,都会首先想起晓婷。他们才不管你是否拮据,他们的诉求是能借到钱!同样,大家都知道大毫是个乐于助人的大好人,既然你能帮他,那也帮帮我吧,才不管你大毫有什么苦衷。
为什么最后一根稻草能压死人?因为之前给这个人不断地加稻草,他也没什么反应,他能忍,他一声不吭,人家就觉得还可以继续给他加稻草。直到他倒下毙命,别人还很奇怪,没觉得有什么呀,他不一直是这样吗?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对谁,都应慎开第一扇破窗。如果第一扇窗户已在不自知的时候打破了,当机立断及时修补无疑是明智之选。如果在开始时没有加以阻止,一旦形成风气,想改已经后悔莫及了。
当你已经放弃自己的原则做了一件事,那么,当第二件事到来时,不妨扭转局面,建立起自己的底线,让别人知道你这里不是畅通无阻,而是有钉子的,碰着了对谁都没好处。
你还可以把别人的要求打一个折扣回馈给他,那么,下回他自然会要求得少一些。因为开口之前,他起码会想一想,自己遭到拒绝的几率有多大。人与人的交往就是这样,双方都在不断试探彼此的底线,然后在一个不能前进的地方停住,划一道线,彼此相安无事。
今年第一季度,北京连续出现重度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因雾霾移居海外。[全文>>]
自信、自我、自由、乐观并且欢迎改变,疏离宗教、政治和社会,自恋而乐观。[全文>>]
13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保证金融安全为由,叫停了阿里巴巴和腾讯11日刚刚宣布推出的虚拟信用卡。[全文>>]
中国银监会宣布,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在内的10家公司,已被选定参与投资中国首批5家民营银行。[全文>>]
许多人认为雷达无所不能。令他们惊讶的是,依靠这项技术至今也找不到消失的MH370航班。[全文>>]
一些票务公司和个人为了与“黄牛”作斗争,无奈之下也得“以牙还牙”,外挂大战愈演愈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