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的敲定,我国将又多了一条能源进口通道。该项目最早由云南大学的李晨阳、瞿健文、吴磊等学者提议并论证。为了让读者对该项目有更深入了解,本报特约瞿健文教授撰成此文。 ——编者
能源进口通道格局改善
6月19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缅甸联邦能源部,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开发、运营和管理中缅原油管道项目的谅解备忘录》。
这表明,我国期盼已久的东北(中俄原油管道)、西北(中亚天然气管道)、西南陆上(中缅原油管道)和海上(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海上通道)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的战略格局,已初步形成,战略资源供应紧张的态势可望缓解。
按照初步设计,中缅油气管道项目一期工程的输油能力为2000万吨/年,输气能力为120亿立方米/年。这有助于促进我国石油进口及运输渠道多元化。同时,该项目还能带动我国西南地区炼化工业的发展,从而改善我国石油炼化工业的布局,提升云南等边疆省份的对外开放水平,有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另一方面,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的建设将为缅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改善缅甸国内的基础设施,促进缅甸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缅关系,有利于我国“和谐周边”外交战略的推进。
被乱说是“惩罚新加坡”
早在2003年11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提到了石油安全的概念,强调要从战略全局高度制定新的能源发展战略,确保国家能源安全。2004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当年进口原油1.2亿吨。2008年,中国进口原油达1.79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接近50%。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上升,石油运输太依赖通过马六甲海峡的海上通道,这引起了国人对中国石油运输通道安全的担忧。
2004年,3名云南学者在国内媒体公开提出修建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议,很快就引起了巨大反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迅速组织技术力量开展研究。缅甸政府也有积极的反应,缅甸军政府最高领导人丹瑞、总理、外长、能源部长均在不同场合表示愿与中国进行合作,并且缅甸政府很快就采取了实际行动。《纽约时报》、《亚洲华尔街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海峡时报》等外国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有些西方学者批评中缅油气管道方案有“冷战思维”,称“美国阴谋封锁马六甲海峡”的说法牵强附会。有外媒甚至认为,中国学者提出修建中缅或者泰南的输油管道,是为了惩罚新加坡,因为当时任新加坡副总理的李显龙刚访问了台湾。
项目也面临诸多挑战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也将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缅甸国内政局发展的不确定性始终是该项目的一个隐忧。缅甸军政府自1988年9月政变上台之后,其执政地位受到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等反对派的挑战,在国际上也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严厉经济制裁。缅甸国内的社会对立状态短期内难以消除,政治民主化进程步履艰难,民族和解问题的解决也尚需时日。尽管该项目对缅甸中长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明显利大于弊,包括军人在内的缅甸社会各阶层及主要的私营企业都予以积极支持,但缅甸一部分主张用激进手段推进民主化进程的民运分子认为,该项目的修建有利于军人巩固统治,对该项目有不满情绪。
其次,缅甸国内和国际上一些非政府组织也可能以环境保护、人权问题等为借口进行干扰,国际社会也有一些势力想方设法试图阻扰该项目的建设。
最后,管道沿线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也加剧了施工的难度。而缅甸落后的基础设施也是项目建设的一大障碍。
不过,在能源安全方面,中国的努力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毕竟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金融危机下的全球经济带来了活力与信心。
对缅甸而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当务之急,也是人心所向,缅甸政府迫切需要引进外资,扩大出口,改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在这种背景下,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得到缅甸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也在情理之中,它的建成,无疑有助于两国实现互利共赢的战略目标。
今年第一季度,北京连续出现重度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因雾霾移居海外。[全文>>]
自信、自我、自由、乐观并且欢迎改变,疏离宗教、政治和社会,自恋而乐观。[全文>>]
13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保证金融安全为由,叫停了阿里巴巴和腾讯11日刚刚宣布推出的虚拟信用卡。[全文>>]
中国银监会宣布,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在内的10家公司,已被选定参与投资中国首批5家民营银行。[全文>>]
许多人认为雷达无所不能。令他们惊讶的是,依靠这项技术至今也找不到消失的MH370航班。[全文>>]
一些票务公司和个人为了与“黄牛”作斗争,无奈之下也得“以牙还牙”,外挂大战愈演愈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