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而从近年一些有关中国国民阅读调查的统计数据来看,可以说,现今已是一个懒得读书的年代了。
2008年公布的一项“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图书阅读率已从1999年的60.4%下降至2007年的34%。2007年,中国人均购书量不足5本,且其中8成是教材。而美国、日本每年的人均读书量分别是21本和17本。
很难想象,这发生在中国这么一个有数千年人类文明、且与书结缘颇深的国度——从仓颉造字到蔡伦造纸再到雕版印刷,中国从技术上与书籍越走越近,也藉此为世界文明留下了精彩的华章。
毋庸置疑,网络、手机、电视等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甚至使中国陷入一个浅阅读的浮躁时代,不少人难以静下心来深度阅读。
目前,国人读书目的充斥着“功利”色彩——阅读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参加竞赛或具体生计等。
而抱着功利和实用目的去读书,也很容易在挫折和失败的打击下,走向另一个极端——读书无用论。倘若国人对读书之于自身的意义尚存疑义,又如何寄希望于以读书改变民族命运?
中国总理温家宝考察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时意味深长地说:“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文化不仅是人的成长环境、经济和科技获得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政治文明的基石。在西方国家不时抛出“中国威胁论”的今天,国人重拾读书精神至关重要,这也正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深刻内涵。
(美国《侨报》4月24日)
(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均有删节)
今年第一季度,北京连续出现重度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因雾霾移居海外。[全文>>]
自信、自我、自由、乐观并且欢迎改变,疏离宗教、政治和社会,自恋而乐观。[全文>>]
13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保证金融安全为由,叫停了阿里巴巴和腾讯11日刚刚宣布推出的虚拟信用卡。[全文>>]
中国银监会宣布,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在内的10家公司,已被选定参与投资中国首批5家民营银行。[全文>>]
许多人认为雷达无所不能。令他们惊讶的是,依靠这项技术至今也找不到消失的MH370航班。[全文>>]
一些票务公司和个人为了与“黄牛”作斗争,无奈之下也得“以牙还牙”,外挂大战愈演愈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