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连载一

“补偿金远征军”喋血华盛顿

http://qnck.cyol.com ::作者 [美] 威廉•曼彻斯特 ::译者 朱协 等 2009-03-24 14:00 中青报订阅

  20世纪30年代,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新兴的资本主义美国进入了空前的大萧条时期。企业纷纷倒闭、工人大量失业、农民不断破产……面对极端混乱的形势,如何尽快缓解社会矛盾、重振国民经济,成为横亘在美国政府眼前的巨大难题。

  美国历史作家威廉·曼彻斯特的这部专著,以生动而不失严谨的叙事风格,描绘了大萧条对美国社会各方面产生的强烈冲击,揭示了罗斯福新政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及其历史意义。在金融风暴再次席卷全球的今天,我们或许能从本书中获得某些启迪。

  1.数万老兵华府请愿

  1932年那个山穷水尽的夏天,华盛顿特区活像一座深陷重围的城堡。自从5月以来,大约有2.5万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携家带口,身无分文,纷纷在市内的公园和垃圾堆积处住下。他们时而上军操,时而唱战歌,不时扛着褪色的国旗沿着宾夕法尼亚大道游行。经济萧条近3年了,这些老兵是来请求政府救济的,自称“补偿金远征军”。

  “远征军”原本希望国会采取措施,可落空了。于是他们向胡佛总统呼吁,恳求他接见由老兵组成的代表团。不料总统传下话来,说太忙了,不能见,接着便把自己跟市区隔绝。街上设置了路障,总统府四周一条马路外就封锁了交通。有一位独臂退伍军人想穿过警戒线,结果被痛打一顿,捉进监狱里去。

  政府这样如临大敌,显然是小题大做。要知道,这些退伍军人手无寸铁,不让过激分子参加;尽管明明在挨饿,也没有公开行乞。他们力量薄弱,根本不能成为什么威胁。《巴尔的摩太阳报》的记者德鲁·皮尔逊曾这样描写这群人,说他们“衣衫褴褛,筋疲力尽,神情木然,满脸愁容,越来越难以坚持了”。

  “远征军”的主力驻扎在华盛顿东南,远在阿纳卡斯蒂亚河彼岸,即第11街桥的另一头。但那些住在宾夕法尼亚大道、离国会只隔3条街的退伍军人却最惹人注目。他们是政府的眼中钉、肉中刺,后者非要把他们赶走不可。下得了这个决心,反映出全国脑满肠肥的人对食不果腹的人越来越狠心了。

  2.“打断他们的脊梁骨!”

  大难临头,人们却往往看不出。1932年7月28日早上10点,有两个财政部代表满头大汗地站在人行道上叫退伍军人撤出,退伍军人们不肯走,那两个代表也就跑开了。11点过后不久,特区警长佩勒姆·格拉斯福德乘摩托车来到,宣布奉命把这个地区的“闲人”一概赶走。几百名首都警察手拿着警棍,很快列队开过来了。

  起初很少有人反抗,住在第一幢房子里的退伍兵被赶走了。但消息已传到阿纳卡斯蒂亚河边的“远征军”大本营,他们迅速派出援军,向在场的警察猛扔砖块。格拉斯福德的脸被打中了,他跳到一根柱子后面躲起来,随即听到有人哑着嗓子大声号叫:“干掉他!”他一抬头,只见一个已经“半疯狂”的警察正在朝退伍军人开枪,别的人也纷纷效仿。不一会儿,便有4名退伍军人倒下,其中两人受了致命伤。

  胡佛在午餐时知道了警察开枪的事。他一边下令继续驱逐退伍军人,一边吩咐陆军部长帕特里克·赫尔利出动军队。赫尔利马上向参谋长麦克阿瑟传达。后者这时没有穿军服,他的副官艾森豪威尔少校认为不该穿,一再说:“这是政治事件嘛。”可将军不同意,还断言:“叛乱的苗头出现了。”勤务兵赶紧拿来了军衣、袖章和“神射手”徽章。麦克阿瑟口中嘀咕:“这回我们要打断‘远征军’的脊梁骨!”

  白宫此时正发表公报。胡佛宣布,跟警方冲突的人“纯属共产分子”,军队将要“对闹事和违抗民政机关命令的人实行镇压”。几分钟后,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沿着宾夕法尼亚大道开了过来。为首的第3骑兵团由巴顿少校率领,一个个挥舞着军刀;跟着马队行进的是机枪分队,接着是第12步兵团、第13工兵团和第34步兵团;最后,还有6辆坦克隆隆推进,履带把路上被太阳晒软的沥青一块块翻了起来。

  3.华盛顿街头成了战场

  老兵们以为这是为他们举行阅兵式,不禁喝起彩来。旁观者也在拍手,不过很快发现自己搞错了。巴顿的骑兵队猝然转身,向人群猛扑过去。退伍军人们先是大吃一惊,继而暴怒起来,要骑兵下马和他们对打。一个还不到20岁的骑兵从一名当年远征欧洲的中士班长手中夺过了星条旗,还吐上一口唾沫,骂他说:“你这臭叫花子!”围观群众纷纷怒骂:“从今以后,我看美国国旗再也不值一个钱啦!”

  步兵紧随着骑兵冲上,从腰间解下一枚枚催泪弹向前扔去。霎时间,空气染毒,围观者四散逃走。浓烟所至,退伍军人家属睁不开眼,透不过气,只得拿着炊具,带着孩子,从房屋里踉踉跄跄地逃了出来。美联社在现场报道中写道,“此情此景,简直像1918年大战中的无人地带一样。”

  军刀砍来,刺刀捅来,越来越猛的南风又吹来呛人的毒气,吃尽苦头的退伍军人朝着阿纳卡斯蒂亚河退却了,狼狈异常。老婆抱着婴孩,丈夫提着破箱子,一路还不断受到瓦斯弹的袭击,医院里开始涌进大量伤员。到了当晚9时,逃难的老兵已经跑过了第11街桥,同对岸大本营的人会合了。麦克阿瑟的部队把退伍军人的其他驻地统统扫清,并在一家煤气厂附近架起枪来开饭,等待他们的首长研究下一步行动。

  4.麦克阿瑟“火烧连营”

  在麦克阿瑟看来,该怎么搞是一清二楚的。他的任务是击溃“远征军”,不把他们的总部夷为平地,任务就不算完成。听说白宫禁止部队进入对岸的退伍军人营地,这位参谋长火冒三丈。他对艾森豪威尔强调,“如果有人自称下达什么命令,别让他打扰我本人和我的手下”。这也是他首次决心违抗总统的命令(注:在朝鲜战争中,麦克阿瑟又违抗了杜鲁门的命令)。

  阿纳卡斯蒂亚河边的退伍军人驻地乱七八糟,到处是水果箱、粗麻布和柏油纸搭成的窝棚,破破烂烂,不堪入目。麦克阿瑟下令在桥头架起重机枪,随即率领一个步兵纵队冲过桥去,顿时把营地搅得天翻地覆。步兵用火把点着了营地的棚舍,胡佛在白宫的窗口看到东边天空一片火光。艾森豪威尔后来回忆说:“情形确实十分凄惨。且不论退伍军人应不应来华盛顿请愿,他们毕竟是少吃缺穿的。看到他们的住所一下子烧光,人们就更可怜他们了。”

  像艾森豪威尔这样的慈悲心肠,并非人人都有。尤金·金是一个退伍军人的儿子,年仅7岁,他想从自己的窝棚里救出心爱的兔子,可有个步兵喝道:“滚开,你这个狗崽子!”一刺刀把他的小腿戳穿。混乱中,又有至少两个婴孩被瓦斯毒死。

  退伍军人们悲愤透了。他们眼看着士兵把自己的窝棚点燃,有钱人则驾着游艇在旁边看热闹。当晚11点15分,巴顿率领的骑兵进行了最后一次毁灭性的攻击。在那些被马刀赶走的、衣衫褴褛的人们中,有个叫做约瑟夫·安吉利诺的。此人曾在1918年的法国阿尔贡森林战役中救护战友有功,当时被他救出的正是巴顿。

  5.“这伙人都是共产分子”

  艾森豪威尔劝上司避开媒体,但麦克阿瑟不以为然。午夜时分,他跟赫尔利一起出现在记者面前。麦克阿瑟的策略是:自己不承担责任,却满口称赞胡佛勇于负责。他说:“要不是总统不到24小时就动手的话,可能真的要发生一场战争,我国政治制度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赫尔利也补充道:“这是一个大胜利。麦克立了大功,挽回了危局。”他若有所思地停了一下,“不过,眼下我还不该说谁是这次事件的英雄。”

  无论如何,对曾经为祖国而战的人下毒手,在政治上并非得计。对于军队的残忍做法,纽约州众议员菲奥雷洛·拉瓜迪亚致电总统:“现在经济萧条,穷人挨饿,如要维护法律和秩序,给一盘汤比扔一颗催泪弹便宜,发面包比开枪有效。”但麦克阿瑟将军已非正式地对人谈了这个问题。他坚称,“远征军”净是些“叛乱分子”,不是退伍军人。还说:“那帮家伙,如果十个当中有一个是退伍军人,那才怪呢!”

  诋毁“远征军”成了官方的拿手好戏。胡佛私下责备麦克阿瑟不听命令,但他在公开场合却宣布那些老兵“并非退伍军人”,而是“共产分子和作案累累的刑事犯”。到底“远征军”里有多少非退伍军人,各人的说法大有出入。麦克阿瑟说是90%,赫尔利说是大约33%;格拉斯福德警长对此不服,结果到当年10月就被勒令提前退职了。

  有钱人大多感到政府已经挫败了蓄意作乱的人们。不过也有人持不同意见。就在“远征军”大吃苦头的那段时间,胡佛先后接见了重量级摔跤冠军、女大学生联谊会会员以及中学论文比赛的得奖学生。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知道这些事之后,写道:“总统先生并不怕多开会,多发表谈话,为什么就不肯抽一点时间跟退伍军人谈谈呢?”

  (::节选自《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海南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未完待续)

分享到:
时政
雾霾把中国精英“赶”到海外

今年第一季度,北京连续出现重度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因雾霾移居海外。[全文>>]

美国"千禧一代"是什么生活状态

自信、自我、自由、乐观并且欢迎改变,疏离宗教、政治和社会,自恋而乐观。[全文>>]

财富
中国央行叫停虚拟信用卡

13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保证金融安全为由,叫停了阿里巴巴和腾讯11日刚刚宣布推出的虚拟信用卡。[全文>>]

外媒:中国打开民营银行大门

中国银监会宣布,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在内的10家公司,已被选定参与投资中国首批5家民营银行。[全文>>]

文化
为什么雷达找不到MH370?

许多人认为雷达无所不能。令他们惊讶的是,依靠这项技术至今也找不到消失的MH370航班。[全文>>]

外挂抢票:粉丝与“黄牛”之战

一些票务公司和个人为了与“黄牛”作斗争,无奈之下也得“以牙还牙”,外挂大战愈演愈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