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致命性武器(Non-Lethal Weapons)是指可令目标暂时丧失行动能力,但又不致危及生命的一类“前卫”武器。任务弹性高、附带损害小和相对人道的特点,正使它日益受到各国军方的追捧。但另一方面,作为尚处于摸索阶段的新概念装备,非致命性武器在实战中是否真能达到“止敌而不见血”的神奇功效?天花乱坠的宣传,会不会让人们忽视它在使用上的局限性?6月出版的台湾《全球方位杂志》载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实际威力值得怀疑
文章指出,虽然非致命性武器的操作者不必因担心伤亡而瞻前顾后,但这也无形中降低了他们行使武力的门槛。特别是在维持社会秩序、弹压民间骚乱的场合,失去理智的群众并不会考虑武器是否致命。假如军警轻率开火,只会给对方的情绪火上浇油,反而导致局势更快失控。这也正是那些鼓吹非致命性武器“神奇效果”的军火商所忽略的一点。
再者,时下已投入使用的大多数非致命性武器,都面临着射程与威力的两难选择。以最流行的“泰瑟”(Taser)电击枪来说,其有效射程尚不足10米,而且一旦打偏就必须更换电击头。这种设计就保安人员或警察而言或许不成问题,但对于执行高危任务的军人来讲,在性命攸关的当口,要进行这种繁琐的操作实在强人所难。
换句话说,多数非致命性武器实际上都缺乏足够的“制止作用”。对于相同的目标,普通的枪弹只需一发即可结束战斗,但无论是催泪弹、水枪还是电击,目前都不能保证一击就达到同样的效果。加之此类武器的功效往往受物理条件与外部环境的限制甚多,种种因素都令其所谓的“任务弹性”大为下降。
能否打响也是问题
对一线部队来说,非致命性武器最大的缺陷并不在威力,而在于转换时间。没有人想要花上30秒才能出枪,但非致命性武器却常常需要士兵放下个人武器才能操作,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况来说无异于缘木求鱼。尽管新近推出的某些型号已改成了便于快速转换的附加式设计,但对于前线的军人们来讲,基本装备加上弹药、防弹衣和头盔本已不轻,现在再多一套未必派得上用场的非致命性武器,要面临负荷剧增的麻烦。
可靠性也是前线官兵对于非致命性武器的另一项疑虑。这里所指的可靠性,不仅仅是对目标的有效程度,还包含在使用时“打不打得响”的考虑。众所周知,越是设计精巧、结构复杂的装备,在战场上出故障的几率就越高。很多非致命性武器的设计偏偏就是如此,或者就是引入了太多未经实战验证的技术。
同样不容忽视的是,在办公室里畅谈非致命性武器的“人道意义”固然轻而易举,但对那些必须在几秒钟内做出决断的士兵们而言,面对一大群不知身上藏着什么凶器的疑似武装分子,要他们先判断目标有无敌意再进行反击,根本就是天方夜谭。而且就算这样做了,是否能发挥吓阻效果也是个问题。
使用不当反给敌人机会
非致命性武器究竟是资产还是负担,取决于指挥部门的作战想定。文章认为,若将其视作执行特殊任务时的辅助武器,则确实有利于加强部队的作战弹性;反之,如果以为只要用上非致命性武器就如入无人之境的话,那么它只能变成增加官兵伤亡率的原因。
非致命性武器的不当使用还可能让敌军趁虚而入。一旦对方指挥官摸清我方的交战守则,大可驱使伪装民兵或平民为先锋,逼迫部队首先使用非致命性武器,从而导致火力优势无法发挥,待战线犬牙交错之际再实施白刃战。面对以命相搏的致命战,那些非致命性武器显然毫无用武之地。
因此,若要将非致命性武器的战术效果落到实处,首先必须合理分配其使用权限。由于战况瞬息万变,部队应当允许基层连队长在必要时拥有决定权。就以往的经验来看,往往亲临前线的连长最适合下达决心,营级以上的军官反倒不是合适的人选。
再者,部队自身必须强化相应的战术训练。上至首长,下至普通一兵都必须娴熟非致命性武器的操作并了解使用限制,战时务求将其效能发挥到极限。如此才能确保在第一时间压制住潜在敌手的异动,在交战距离短的城镇环境下,这点尤为重要。
今年第一季度,北京连续出现重度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因雾霾移居海外。[全文>>]
自信、自我、自由、乐观并且欢迎改变,疏离宗教、政治和社会,自恋而乐观。[全文>>]
13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保证金融安全为由,叫停了阿里巴巴和腾讯11日刚刚宣布推出的虚拟信用卡。[全文>>]
中国银监会宣布,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在内的10家公司,已被选定参与投资中国首批5家民营银行。[全文>>]
许多人认为雷达无所不能。令他们惊讶的是,依靠这项技术至今也找不到消失的MH370航班。[全文>>]
一些票务公司和个人为了与“黄牛”作斗争,无奈之下也得“以牙还牙”,外挂大战愈演愈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