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西方面临挑战:学会用中国方式了解中国

○作者 Martin Jacques ○译者 古雷 《 青年参考 》( 2012年10月24日   27 版)

    我儿子5岁起开始学汉语,现在他才14岁。学汉语不容易,得花不少钱,还要有奥运选手的毅力。

    这9年里,他换了多位兼职老师,每一位都才教一年左右,这还算是幸运的。为什么?一年以前,他都没法在学校里学到汉语——法语、西班牙语、德国、拉丁语,甚至古希腊语,都没问题。但中文不行。

    即便是现在,唉,汉语基本上还是一门次要课程。他只能在午间休息时上课。美国教育系统(公立和私立的)不愿触碰难学的汉语,这暴露了一个更大的问题:我们对中国无知,我们未能认识到,中国将会大大改变世界和我们的生活。

    我们对中国的预测,事后证明总是错误。比如说经济。1980年时,中国经济规模仅为美国的1/20,而今天已是美国的一半,并且差距还在缩小。在这段时期,怀疑的声音占多数。用不了不久,最后哭的肯定是这些怀疑者。

    为什么我们对中国的认识总是错得离谱?原因不难找到。我们坚持透过西方棱镜看中国。过去两个世纪里,大多数时候西方社会自视为所有其他社会的典范。但中国跟我们不同。以前不一样,今后也绝不会一样。

    今后一个世纪西方面临的大挑战将是了解中国——是以他们而非我们的方式。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本来的样子及其过去,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历史、文化、制度和价值观套在中国上面。我们总是通不过这种考验。其实,这种思维更多说明了我们自己傲慢,对中国缺少好奇。

    我们对“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的理解,基本上受到我们国家观念的左右,西方每个国家都是如此。而中国不同。定义中国人是谁、中国是什么,不是过去100年中国自称的民族国家,而是过去2000年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国家的事实。

    中国变化之快超过人类历史上任何其他社会。但与此同时,中国继续保有其独特和非凡历史。我多次造访中国,着迷于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如果一位北京出租车司机跟你谈论现在时,引用3000年前的一两位圣贤的话,可千万别惊讶。历史,甚至遥远的历史,就在后视镜里。与2500年前的孔子有关的价值观,继续塑造和影响中国社会的态度,如和谐、稳定、秩序和国家作为家庭的缩影。

    中国人书写姓名时,习惯姓在前名在后,这不是偶然。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家庭的绝对重要性。另外还有古代的中国饮食及中药。文明是定义中国的东西。

    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是民族国家,这跟以前的英国一样。但是,我们可以设想头号强国不再是民族国家,而是文明国家的世界。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数十年),世界将会大变样。起源于欧洲的民族国家体系,将逐渐让位于一个更多元的世界。中国崛起将鼓励别国独立思考自身。印度不是中国式的文明国家,但也是一个伟大文明的产物。土耳其、伊朗也是如此。西方衰落将削弱民族国家的约束。

    如果我们固守目前思维,那么继续误解中国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更糟糕的是,随着中国崛起和西方衰落,我们对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日益陌生,越来越感到自己是局外人。这恰恰是19世纪西方崛起时中国的现状,中国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尽管困难不小,我儿子的汉语水平见长。难度不小:你得学会几千个汉字,还有很多完全陌生的发音,估计学汉语比学一门欧洲语言多出一倍时间。汉语是中国的隐喻。理解不熟悉的东西需要变换思维,而不是居高临下、自以为是,我想这是现在西方对中国的主要态度。我们需要尊重和谦虚。面对挑战,我们会采取行动吗?没有比这更牵涉我们切身利益的了。

    □英国路透社

分享到:

 

《万箭穿心》:
退赛跟上街砸日本车的水平有多大差别?
西方面临挑战:学会用中国方式了解中国
乘火车“硬座”看中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