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电影《万箭穿心》的制片人宣布,由于“日本在钓鱼岛事件上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而决定退出东京电影节的竞赛单元。
次日,该部电影的艺术顾问、著名导演谢飞发表声明,称不同意制片方的退赛决定,并指责负责宣传发行的董文洁刻意利用中日关系炒作,换取票房。谢飞说,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砸车”的行为。
谢飞的声明公布前,微博留言多数是支持甚至吹捧这部退赛电影的。谢飞的声明一公布,批评制片商的声音也跟着出现了。
日本主办方表示,这部电影还会按照计划上映,因为中国发行公司没有权力单方面退赛。事实上,22日和24日两场放映的影票已经售罄。
在东京电影节现场的网友“大树在流浪”说,影片20日首映没有主创出席,但是选片方宣读了一封谢飞写的道歉信。
对于退赛,导演王竞觉得挺遗憾,但没打算卷入这场争论中:“评委也不光是日本人,小小的影片也很难承担大家对它政治上的期许。尽管电影是超越国界的,但不可能不受政治影响,电影人是有国籍的。但电影毕竟不是为电影节拍的,观众、尤其是本土观众喜欢更重要。”
这部作品是根据著名作家方方的同名原作改编,方方觉得退赛“是个低水平的决定”。她在微博上说:“电影公司多么俗气!不过一部电影而已,非要跟钓鱼岛绑在一起?这跟上街砸日本车的水平有多大差别?”
也有人呼吁要体谅制片方的难处,制片方也许不是想要“文化砸车”,而是想保护影片不要成为被砸的“日本车”。《中国电影报道》的制片人张卫说,如果这部电影在东京电影节上获奖,那么有可能遭到国内“愤青”的抵制。
然而真正让这部电影和制片人带上“炒作”帽子的,并不是退赛,而是最后一分钟退赛。甚至在没有和主办方协调好的情况下,就在国内高调宣布退赛,结果出现了一方面高喊退赛,一方面放映照常,还有可能获奖的乌龙场面。影评人刘敏的评论倒是很好概括了这次的风波,“可以爱国但不能不遵守职业道德”。
实际上,《万箭穿心》并不是第一个宣布退赛的中国电影。今年9月25日,香港电影《浮城大亨》通知主办方退出东京电影节。这件事情在国内媒体上很少被报道,但外媒反应很强烈。当时,英国《卫报》评论道:“让我们祈祷这是最后一部因为政治而退出电影节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