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越来越排外?
作者 伊兰·伯曼 译者 朱庆和
《
青年参考
》(
2013年10月30日
40
版)
|
|
叶戈尔·谢尔巴科夫也许没料到他会成为俄罗斯近期瞩目的焦点。10月13日,这位25岁的俄罗斯人在莫斯科与人发生争执,被来自高加索地区的一名攻击者捅死。随后,一场全面的种族骚乱爆发了,人们呼喊着“俄罗斯人的俄罗斯”和“白人权力”等口号,毁掉了一个购物中心。莫斯科警方抓捕了大约400人,其中大多数是极右民族主义者,他们试图报复在俄罗斯的外国人,还在全城搜索寻找行凶者。
此事很难说是孤立的。近年来,俄罗斯境内的排外、种族主义和对非斯拉夫人的暴力显著增加。专家们说,其原因在于民众对经济停滞和官员腐败的广泛不满。它也是对来自俄罗斯“近邻”高加索和中亚地区的外来劳工激增的反应。现在,到俄罗斯的外国人多达1300~1400万人次,外来劳工数量仅次于美国。
但是,美国大体上融合了移民,而俄罗斯没有。据莫斯科高等经济学院的马克·尤斯蒂诺夫进行的研究,将近70%的俄罗斯人表现出对其他民族的负面看法,1/5的人认为自己在俄罗斯根本没地位。
此外,多数俄罗斯人希望政府对此采取行动。2012年11月,莫斯科莱瓦达分析中心进行的一项全国性民调显示,近65%的受访者支持对外来劳工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
无怪乎近年来与种族有关的暴力事件大增,特别是在莫斯科和其他城市。据俄罗斯人权监督组织SOVA的估计,单是去年,全俄罗斯就有18人在种族袭击中被害,近200人受伤。但专家们说,实际数字可能要高很多,因为大多数袭击没有被报道。
极端右翼民族主义对种族暴力的增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历史上看,经济和政治动荡时期,民族主义观念和言论渗透于俄罗斯政治,助长俄罗斯大国信念以及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俄罗斯人的自我意识。
时至今日,俄罗斯极右声音远非只是民族主义言论。极右组织的影响力有增无减。SOVA的亚历山大·维克霍夫斯基表示:“虽然迄今,极右在俄罗斯政治仍属边缘现象。但在俄罗斯社会有一种广泛的观点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有前途的意识形态,今后会越来越受到民众支持。”
这种民族主义不仅是右翼的观念。俄罗斯不同政治派别中,越来越多人认同带有种族主义的国民身份。俄罗斯官方的公民社会监督组织公众院,在2012年的报告中指出:“如今,各种社会组织中的排外程度都有所上升。在生活在大城市的居民和受过高级教育的人群中,变化尤其显著。他们憎恶的首先是来自高加索和中亚的移民,受到‘不可逾越的’文化差异刺激。”于是,就形成了席卷全俄的“排外风尚”。
美国《大西洋月刊》
叶戈尔·谢尔巴科夫也许没料到他会成为俄罗斯近期瞩目的焦点。10月13日,这位25岁的俄罗斯人在莫斯科与人发生争执,被来自高加索地区的一名攻击者捅死。随后,一场全面的种族骚乱爆发了,人们呼喊着“俄罗斯人的俄罗斯”和“白人权力”等口号,毁掉了一个购物中心。莫斯科警方抓捕了大约400人,其中大多数是极右民族主义者,他们试图报复在俄罗斯的外国人,还在全城搜索寻找行凶者。
此事很难说是孤立的。近年来,俄罗斯境内的排外、种族主义和对非斯拉夫人的暴力显著增加。专家们说,其原因在于民众对经济停滞和官员腐败的广泛不满。它也是对来自俄罗斯“近邻”高加索和中亚地区的外来劳工激增的反应。现在,到俄罗斯的外国人多达1300~1400万人次,外来劳工数量仅次于美国。
但是,美国大体上融合了移民,而俄罗斯没有。据莫斯科高等经济学院的马克·尤斯蒂诺夫进行的研究,将近70%的俄罗斯人表现出对其他民族的负面看法,1/5的人认为自己在俄罗斯根本没地位。
此外,多数俄罗斯人希望政府对此采取行动。2012年11月,莫斯科莱瓦达分析中心进行的一项全国性民调显示,近65%的受访者支持对外来劳工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
无怪乎近年来与种族有关的暴力事件大增,特别是在莫斯科和其他城市。据俄罗斯人权监督组织SOVA的估计,单是去年,全俄罗斯就有18人在种族袭击中被害,近200人受伤。但专家们说,实际数字可能要高很多,因为大多数袭击没有被报道。
极端右翼民族主义对种族暴力的增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历史上看,经济和政治动荡时期,民族主义观念和言论渗透于俄罗斯政治,助长俄罗斯大国信念以及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俄罗斯人的自我意识。
时至今日,俄罗斯极右声音远非只是民族主义言论。极右组织的影响力有增无减。SOVA的亚历山大·维克霍夫斯基表示:“虽然迄今,极右在俄罗斯政治仍属边缘现象。但在俄罗斯社会有一种广泛的观点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有前途的意识形态,今后会越来越受到民众支持。”
这种民族主义不仅是右翼的观念。俄罗斯不同政治派别中,越来越多人认同带有种族主义的国民身份。俄罗斯官方的公民社会监督组织公众院,在2012年的报告中指出:“如今,各种社会组织中的排外程度都有所上升。在生活在大城市的居民和受过高级教育的人群中,变化尤其显著。他们憎恶的首先是来自高加索和中亚的移民,受到‘不可逾越的’文化差异刺激。”于是,就形成了席卷全俄的“排外风尚”。
美国《大西洋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