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5月2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为何个别少女迷恋波士顿爆炸案嫌犯?

作者 Beth Greenfield 译者 小河 《 青年参考 》( 2013年05月22日   40 版)

    大多数美国人看到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嫌犯焦哈尔·察尔纳耶夫的脸,心中燃起的是仇恨、愤怒和不可名状的悲伤。但有些年轻女性却对其一见倾心,且此类人数量之多出人意料。

    察尔纳耶夫4月份被捕后,这位19岁的年轻人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网络情人,支持者在推特、脸谱等社交媒体上特别为他建主页,使用“释放察哈尔”的标签——粉丝们以昵称“察哈尔”称呼他。

    粉丝们说,他无罪。他们还发帖子,讲述如何希望与他接触(有一个写道,“缩成一团,在他软软的头发上打个盹儿。),并且贴出诸如印有“释放察哈尔”字样的手链之类的东西,说他“帅”、“性感”、“帅得不可能有罪”。有位来自堪萨斯州的少女甚至对《纽约邮报》表示,她要把察尔纳耶夫讲的一句话纹在手臂上,不过她很快改变了主意。

    对察尔纳耶夫或任何杀人凶手一见倾心看似奇怪,但专家们说,其实没那么让人意外。“这跟他是不是爆炸案嫌犯无关,关键是他出名,虽然是臭名。”《爱上杀人犯的女人们》一书的作者谢拉·艾森伯格解释。

    她表示,这些女人希望能见到他,如果搭上线的话就能一下子成名,这就类似于爱上死囚区的杀人犯。“不少人会说,‘我只是想要保证他得到公平审理’。但这其实只是幌子,她们的真实意图是自己想出名。

    艾森伯格还说:“你不可能接近像好莱坞演员乔治·克鲁尼或马特·戴蒙这样的名人。但是一个臭名远扬的杀人犯、强奸犯或爆炸犯呢?”她还表示,察尔纳耶夫的相貌“明显有助于”他获得粉丝,但这向来不是必要的,连可怕的连环杀手约翰·韦恩·加西(编者注:美国臭名昭著的反社会人格型连环杀手,于1994年5月10日被注射毒针处决)都有女粉丝。

    在脸谱上一个叫“察尔纳耶夫无罪”的主页上,那些着迷的年轻女性——以及媒体对此现象的报道,受到严厉批评,被认为“是对新闻事业的损害”。因为这似乎让人觉得,察尔纳耶夫是某个阴谋的受害者。该脸谱主页现在已有将近8500名追随者。

    “媒体把我们报道得像傻子一样。”察尔纳耶夫支持者爱达在脸谱上写道。还有人讲得更狠,指出察尔纳耶夫的真正支持者不要分了心。“若有少女迷恋他,就随她吧。”另一个叫布伦顿的支持者写道:“我们必须专心于我们的事业,就是发传单,宣传察哈尔无罪。”

    心理学家吉尔·韦伯表示,察尔纳耶夫可能对某些少女有吸引力,因为他是坏人,这既叛逆,又给这些少女提供了一个“帮助”别人的机会。她说:“类似于少女迷上电影和书籍里的吸血鬼,黑暗角色是树立个性、宣示独立的一种方法。这种情况有些是青少年的正常发展过程,但靠犯罪分子发展独立性就不正常了。”

    这方面,社交媒体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韦伯认为:“社交媒体将此类黑色魅力正常化了。如果一个少女看到别人迷恋、喜欢罪犯、吸血鬼或其他恶人,她会觉得那不错,变得更迷恋。过去,或许一个女孩注意到这种感情,但可能很快就过去了,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无所不在的社交媒体,也就不会传染开来。”

    美国《赫芬顿邮报》

分享到:

 

德国凝聚一心,英国日益破碎
为何个别少女迷恋波士顿爆炸案嫌犯?
谁为色情产业的女性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