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4月2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40多年前,逾百名中国孩子被英国人收养

○作者 Kate Hilpern ○译者 小河 《 青年参考 》( 2013年04月24日   27 版)

    上世纪60年代,100多名孩子(大多是被遗弃的女婴)经由香港被英国家庭领养。据知,只有一位找到她的亲生父母。

    “小时候,我从未想过自己是中国人。”卡伦·莫伊尔说,“学校里的男孩围着我摆出功夫架势,有些把我吸引住了。但我搞不懂他们在干吗。”卡伦现在46岁,住在伦敦。

    事实上,一直到卡伦十几岁时,她才见到华人。“即便是到那时,也是在中餐馆才能见到华人。我怕他们跟我说广东话,因为听不懂他们在讲什么。”

    数年以后,卡伦从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写的是另一个跟她有相同遭遇的女人。“从小到大,我以为只有自己一个人是这样。很多次,我感到很孤独。我写信给她,又见了面,震撼人心。我们心有灵犀,现在仍是好朋友。”

    后来,卡伦从事社会工作,有机会帮助英国领养儿寻找亲生父母。她想:“我们这群人被从香港带到这里,而不是被从孤儿院领养,我也许有希望找到亲生父母。”

    卡伦解释道,养父是在军队里被派到香港。“我的生父在养父的住宅区打零工,生母在他们家当管家。生母怀上我时,她请求我的养母,带我去英国,因为她已生了4个小女孩了。”

    卡伦写信给当初批准领养的香港法院,很快就有了回音,亲生父母找到了。“我几乎不敢相信,我被告知,他们得知我在找他们,欣喜若狂,很高兴我写信给她们。后来我收到一个亲姐姐的回信。我得知,后来她们又生了一个女孩,起初这让我很是嫉妒,后来我才知道,我出生时,家里条件是最糟糕的时候。”

    3年后,卡伦登上开往香港的飞机。此前,她已见过了照片——“真是奇怪,看起来就像我认识她们一样”,感觉与她们有一家人的感觉。

    “她们全都在机场等着见我,眼睛满是泪水。真是不可思议,尽管我们语言不通。我总是想要一个哥哥或姐姐,现在突然有5个姐妹。对我来说,香港也成为一个特殊的地方,后来我又去了8次。现在我知道自己是谁,这让我更自信,也更满足。”

    上世纪60年代,还有其他中国孩子被领养,他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86%的孩子都是被丢弃的,根本就不知去哪儿找原家庭。”英国领养与寄养协会政策和研究顾问茱莉亚·费斯特解释道,“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只有极少数想到寻根。这可能是他们的一种自我保护,或许也是接受现实,觉得门已经关上,找不到什么了。”

    但是,费斯特也承认,事情并非完全如此。“大多数被领养的女孩不知道,其实还有一些相关信息被保留。我们的调查发现,现在有更多被领养孩子回到领养机构,查询她们的档案。找到生父母几乎不可能,但即便是一些记录,也能填补一点空缺,让她们感到人生经历能多一点东西。”

    □英国《独立报》

分享到:

 

美国大亨在华设3亿美元奖学金
40多年前,逾百名中国孩子被英国人收养
“地球日”不该只激发中国人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