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VS女儿的童年
博主 Tim Lott 译者 小河
《
青年参考
》(
2013年04月10日
41
版)
6岁的女儿路易丝问我:“爸爸,你小时候过得怎么样?”我告诉她,我的童年糟糕极了。她无精打采地拿起从美国进口的橡皮糖,并抱怨牛奶太凉了。
接着她说:“可是,爸爸,去年《卫报》一篇报道说,英国孩子是‘工业化国家里最悲惨的’。”“是吗?”我感到不解。“是呀!”她说。“《每日邮报》也这样说。一篇报道说,‘破英国’的孩子在欧洲最不快乐。”
“哦,”我答道,“我总以为你们应该很快乐才对。”“当然不是!”她辩驳,“看起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要好得多,那时你还小。这是自由媒体与保守倾向的右翼报纸都认同的少数事情之一。”
我想,我或许能说出自己的童年与她的童年的一些不同。但她走开了,丢下觉得不好吃的食物,去玩游戏机了。所以,我可以在这里完成讨论。我的童年与女儿童年的比较:
1.节假日。真是垃圾,既冷又湿,只能待在国内,要玩就在床上。我的孩子可以去更多外国旅行。没错,他们是中产阶级。但现如今,出国度假也就一品脱酒或一袋炸猪皮的价格。
2.无聊。我的孩子永远不会闷。他们有iPod、手机、电脑、游戏机、电视点播、儿童节目,免费的博物馆和展览。没错,他们是中产阶级。但连那些收入很低的人,如今也用得起大多数基本的现代技术产品。
3.在别人家玩“睡衣派对”。这是什么时候才有的事?反正我小时候从未在别人家过夜。
4.挨揍。同大多数孩子一样,我不时吃耳光。我的孩子没被揍过。如今这类事很少了。是的,我的孩子是中产阶级。但是,你以为只有中产阶级父母不打自己的孩子吗?
5.在我父母的世界里,我总是被边缘化,因为我必须适应他们所做的。坐在酒吧停车场,若能有一包炸薯片,那就算是不错的了。而我的孩子是家庭生活的中心。是的,他们是中产阶级。但我想,若认为工薪阶层不一样,那是自以为是。不正常的家庭毕竟是少数。
6.快乐。一份儿童协会报告引述《卫报》称,年龄8到15岁的孩子,平均每11个就有1个总是有“很低的快乐感”。这意味着另外10个孩子“快乐感不低”。
7.同几乎所有其他欧洲国家比起来,英国儿童对学校满意度较高。
8.足球。我参加足球赛时,免不了会听到有关种族歧视的恶言恶语。足球本身的标准之低,也是令人难以置信。
9.食物难吃。全都是煮的。我宁愿吃一些现在的垃圾食品,毕竟吃起来味道好。但那要“出去吃”才行,小时候的我从未出去吃过。我在18岁生日才第一次下馆子。
10.电视节目。垃圾。现在的更好看。
我可以继续讲下去。没错,许多孩子的童年被贫困、家庭破裂和酗酒毁了,但40年前也是这样的(离婚的较少,但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多大不同)。
所以,“当年”小孩到底过得怎么样,亲爱的路易丝。真的糟透了。
现在,我可以给你弄一些早餐吗?这一次,我要把牛奶适当加热。对不起。
博址 http://www.theguardian.co.uk/blog

6岁的女儿路易丝问我:“爸爸,你小时候过得怎么样?”我告诉她,我的童年糟糕极了。她无精打采地拿起从美国进口的橡皮糖,并抱怨牛奶太凉了。
接着她说:“可是,爸爸,去年《卫报》一篇报道说,英国孩子是‘工业化国家里最悲惨的’。”“是吗?”我感到不解。“是呀!”她说。“《每日邮报》也这样说。一篇报道说,‘破英国’的孩子在欧洲最不快乐。”
“哦,”我答道,“我总以为你们应该很快乐才对。”“当然不是!”她辩驳,“看起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要好得多,那时你还小。这是自由媒体与保守倾向的右翼报纸都认同的少数事情之一。”
我想,我或许能说出自己的童年与她的童年的一些不同。但她走开了,丢下觉得不好吃的食物,去玩游戏机了。所以,我可以在这里完成讨论。我的童年与女儿童年的比较:
1.节假日。真是垃圾,既冷又湿,只能待在国内,要玩就在床上。我的孩子可以去更多外国旅行。没错,他们是中产阶级。但现如今,出国度假也就一品脱酒或一袋炸猪皮的价格。
2.无聊。我的孩子永远不会闷。他们有iPod、手机、电脑、游戏机、电视点播、儿童节目,免费的博物馆和展览。没错,他们是中产阶级。但连那些收入很低的人,如今也用得起大多数基本的现代技术产品。
3.在别人家玩“睡衣派对”。这是什么时候才有的事?反正我小时候从未在别人家过夜。
4.挨揍。同大多数孩子一样,我不时吃耳光。我的孩子没被揍过。如今这类事很少了。是的,我的孩子是中产阶级。但是,你以为只有中产阶级父母不打自己的孩子吗?
5.在我父母的世界里,我总是被边缘化,因为我必须适应他们所做的。坐在酒吧停车场,若能有一包炸薯片,那就算是不错的了。而我的孩子是家庭生活的中心。是的,他们是中产阶级。但我想,若认为工薪阶层不一样,那是自以为是。不正常的家庭毕竟是少数。
6.快乐。一份儿童协会报告引述《卫报》称,年龄8到15岁的孩子,平均每11个就有1个总是有“很低的快乐感”。这意味着另外10个孩子“快乐感不低”。
7.同几乎所有其他欧洲国家比起来,英国儿童对学校满意度较高。
8.足球。我参加足球赛时,免不了会听到有关种族歧视的恶言恶语。足球本身的标准之低,也是令人难以置信。
9.食物难吃。全都是煮的。我宁愿吃一些现在的垃圾食品,毕竟吃起来味道好。但那要“出去吃”才行,小时候的我从未出去吃过。我在18岁生日才第一次下馆子。
10.电视节目。垃圾。现在的更好看。
我可以继续讲下去。没错,许多孩子的童年被贫困、家庭破裂和酗酒毁了,但40年前也是这样的(离婚的较少,但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多大不同)。
所以,“当年”小孩到底过得怎么样,亲爱的路易丝。真的糟透了。
现在,我可以给你弄一些早餐吗?这一次,我要把牛奶适当加热。对不起。
博址 http://www.theguardian.co.uk/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