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钟为“谁”而鸣
博主 Megan Garber 译者 黄义务
《
青年参考
》(
2013年04月10日
41
版)
很高兴地告诉大家,“whom(谁的宾格)”一词,行将消亡。虽然,这个过程是缓慢的。据谷歌数字化图书显示,从1826年开始,“whom” 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就在逐步下降。同样,在4亿多字的美国近当代英语语料库中,“whom” 的使用也在衰退。《时代》杂志上的文章在20世纪30年代中对“whom”的使用高达3352次,90年代降至1492次,21世纪则是902次。
这样的消失趋势不仅存在于文学与新闻报道。至少,1984年的影片《捉鬼敢死队》中,演员们不会用“whom”来说“你要打电话给谁”。
换句话说,“whom”注定要消失。“语法女孩播客(Grammar Girl podcast)”的主持人米妮农·弗格蒂说:“我敢打赌,50到100年内,‘whom’将被淘汰。”
但为什么呢?
一种解释是:这个词显然已无法完成最重要的语言功能了。另一种解释是,其代表的主语或宾语的区别,能混乱到让人沮丧的程度。当然最直接的原因,是用“whom”的收效,远比对它的付出大。当它好看的外表吸引着我们时,使用这个词的正确性却在大大减少,就如《卫报》的一位编辑所言,“whom”是个华而不实的无用字。
在一个价值多样化的文化中,能表现出随意、欢乐或高效的交流的文字显得重要。书写中的随意自然,可以彰显自信,这使得更多人偏向非正式书写。以至于书信的开头由庄重的“敬爱的(Dear)”变成随意的“嗨(Hi)”或“嘿(Hey)”。而不定式被随意分开。句子结尾是介词。既然如此, “whom”变为“who”,或是全然消失,也就不稀奇了。
技术进步似乎在加速它的死亡。为了简洁、清晰,有时是为了达到轻松、讽刺和搞笑的效果,网上、电视里以及严格的规章中,“whom”被丢弃了。印第安纳大学语言学家苏珊·赫林提到“电子语法”一说。网络本身,几乎一意孤行地向前发展,将错误合法化了。交友网站上说“谁和你相配”中用“who”,推特给用户的推荐列表标题“关注谁”中也用“who”。
我们打破了旧规,因为新规则取代了它们。越来越少的人在演讲中使用“whom”,在实际写作中我们也极少用,非正式情况下(如电子邮件、发短信、即时通讯)更是如此。
语言博客的作者斯坦·凯里表示;“事实上使用‘whom’没必要了,因为跟整个谈话不搭调。”我们用手机发短信,敲击键盘聊天或手写时,越来越随意,就像我们平时说话时那样。那么,有些字词诞生,相应的,有些就不免要消亡了。
博址 http://www.theatlantic.com/blogs

很高兴地告诉大家,“whom(谁的宾格)”一词,行将消亡。虽然,这个过程是缓慢的。据谷歌数字化图书显示,从1826年开始,“whom” 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就在逐步下降。同样,在4亿多字的美国近当代英语语料库中,“whom” 的使用也在衰退。《时代》杂志上的文章在20世纪30年代中对“whom”的使用高达3352次,90年代降至1492次,21世纪则是902次。
这样的消失趋势不仅存在于文学与新闻报道。至少,1984年的影片《捉鬼敢死队》中,演员们不会用“whom”来说“你要打电话给谁”。
换句话说,“whom”注定要消失。“语法女孩播客(Grammar Girl podcast)”的主持人米妮农·弗格蒂说:“我敢打赌,50到100年内,‘whom’将被淘汰。”
但为什么呢?
一种解释是:这个词显然已无法完成最重要的语言功能了。另一种解释是,其代表的主语或宾语的区别,能混乱到让人沮丧的程度。当然最直接的原因,是用“whom”的收效,远比对它的付出大。当它好看的外表吸引着我们时,使用这个词的正确性却在大大减少,就如《卫报》的一位编辑所言,“whom”是个华而不实的无用字。
在一个价值多样化的文化中,能表现出随意、欢乐或高效的交流的文字显得重要。书写中的随意自然,可以彰显自信,这使得更多人偏向非正式书写。以至于书信的开头由庄重的“敬爱的(Dear)”变成随意的“嗨(Hi)”或“嘿(Hey)”。而不定式被随意分开。句子结尾是介词。既然如此, “whom”变为“who”,或是全然消失,也就不稀奇了。
技术进步似乎在加速它的死亡。为了简洁、清晰,有时是为了达到轻松、讽刺和搞笑的效果,网上、电视里以及严格的规章中,“whom”被丢弃了。印第安纳大学语言学家苏珊·赫林提到“电子语法”一说。网络本身,几乎一意孤行地向前发展,将错误合法化了。交友网站上说“谁和你相配”中用“who”,推特给用户的推荐列表标题“关注谁”中也用“who”。
我们打破了旧规,因为新规则取代了它们。越来越少的人在演讲中使用“whom”,在实际写作中我们也极少用,非正式情况下(如电子邮件、发短信、即时通讯)更是如此。
语言博客的作者斯坦·凯里表示;“事实上使用‘whom’没必要了,因为跟整个谈话不搭调。”我们用手机发短信,敲击键盘聊天或手写时,越来越随意,就像我们平时说话时那样。那么,有些字词诞生,相应的,有些就不免要消亡了。
博址 http://www.theatlantic.com/blo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