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9月1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半个世纪前,我在北京与溥仪握手

○作者 David Willey(英国BBC知名记者) ○译者 黄义务 《 青年参考 》( 2012年09月12日   27 版)

    我第一次到中国是在一种奇怪的环境下,至少可以这么说。

    当时,共产党政府邀请一个25名记者(其中包括像我这样的一些西方记者)组成的代表团,报道前国民党军阀李宗仁回到中国。

    我个人此前从未听说过这位李将军,他经历了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剧变,以及后来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他因战功卓著而出名。

    实际上,在毛泽东即将成为领袖之前的中国政治动荡时期,李宗仁曾当过非常短暂的代总统。他像许多前政权的成员一样,逃到美国,过着流亡生活。年老多病的他想要叶落归根,一个秘密的移交仪式被安排在日内瓦。

    所以,1965年9月底一个寒冷、晴朗的周日下午,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及接下来的接待仪式,与聚集在那里欢迎那位著名前军阀的中国高官站在一起。

    我记得自己认出了毛主席出色的副手周恩来(一张令人难忘的面孔),及魁梧的陈毅(当时担任外交部长)。甚至有人给我介绍了一个愁眉苦脸、戴眼镜的老人。他穿一件干巴巴的深蓝色衣服,站在宽阔接待大厅的一角。他就是中国末代皇帝溥仪。

    他们告诉我,溥仪人生大起大落,包括曾被囚禁在俄罗斯。现在,中国的共产党新主人雇用他当兼职文学编辑和园丁。

    那或许是我一生中最激动人心的3周。我们在北京及中国其他几个大城市走动时,我总是想起那段时期。为此,我翻阅了1965年的日记,几十年里第一次看了我当时拍摄的一小时8毫米彩色电影。

    我尽职拍摄了体育场里的一次壮观演出。数万名学童表现团体操,他们高举彩色的牌子,歌颂解放军和辱骂在越南的美国“侵略者”。

    我看到一百多万人的游行队伍列队经过“伟大舵手”毛泽东。他穿着那件标志性的灰色中山装,在位于紫禁城南门一个高高的平台上,向群众致意。在貌似无尽的花车和游行队伍中,还有一枚巨大、光滑但凶气逼人的导弹。后来,一位西方军事专家对我们说,导弹只是模型。

    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很少看见汽车。我们境外记者乘坐专门的大巴,并有官方的人员跟随看管,当时有大量用来接待贵宾的俄罗斯豪车,而大多数中国人出门只能靠步行、骑自行车,或挤进货车的车斗里,或坐三轮车。

    后来,我们沿着长江游览时,看到世界上最长的铁路大桥在建。长江三角洲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我很少看到机械。这让我想起16~17世纪建造伟大建筑时,文艺复兴艺术家描绘的场景。

    而在现在的中国,每天有几十列高速火车驶过那座桥,从北京到上海的旅行时间也从1965年时的24小时缩减到仅4小时。

    在北方的工业区东北,我们参观了重工业、一个钢铁厂及一个变压器厂。钢铁厂里面的场景,让我想起英国19世纪的工业革命。而在南方,我们看到大型平底船缓慢行驶,全都是靠的人力。

    近50年后重访北京,我记忆中的城市几乎已不复存在。尽管地铁发达,但路面车流滚滚。街上许多汽车争夺空间,政府不得不限制私家车。中国老百姓脱掉了灰色的中山装,穿上了现代的西式服装。首都日益向外扩张,既有由国际大牌建筑师设计的现代建筑,也有千篇一律的高楼。

    我跟一位香港出生的女性朋友提到,这是李宗仁将军回国那次奇遇以来,我第一次到中国。“噢,我记得他。”她说道,“他回来不久就死了。”

    她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薄薄的册子。里面有很久以前的那个9月下午,在人民大会堂拍摄的李将军和他朋友的照片,当时我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如此靠近中国共产党革命领导人,并且与末代皇帝握手。

    □英国BBC新闻杂志

分享到:

 

半个世纪前,我在北京与溥仪握手
穿上潜水服,到水中看看中国长城吧
“公厕”也成了敏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