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8月1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从宗教学看欧债危机

作者 上野泰也 译者 彭永清 《 青年参考 》( 2012年08月15日   23 版)

    欧债危机正陷入长期化。此前向欧盟提出资金支援的成员国已经上升至希腊、爱尔兰、波兰、西班牙和基布罗斯5个国家。而且,斯洛文尼亚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要求欧盟支援的国家。

    被称为边缘国家的“南部”欧洲各国提出金融支援申请,德国、荷兰和芬兰等“北部”国家为主导所进行的经济支援附加条件却非常苛刻,可以说已经模式化的欧洲债务危机已经形成对立格局。

    日本中央大学综合政策系教授保坂俊司注意到,引发欧元危机的当事国都信奉天主教,认为欧债危机的根源在于这些国家的伦理观,特别是经济伦理观的不同。

    在日本外务省主页上对首先例举出的7个国家的宗教分布情况所进行的调查称,意大利天主教徒的比率约为97%、爱尔兰约占87%、西班牙约占75%、葡萄牙呈压倒性多数、斯洛文尼亚为57.8%。保坂教授表示,天主教派系国家“与节俭和勤奋视为美德、重视日常生活细节的天主新教派不同的是,天主教徒的生活更多元化。换言之,这些国家认为,与其自身节俭保证财政稳定还不如寻求其他办法”。

    英国华威大学教授萨沙·贝克尔也阐述了天主教与天主新教的不同与欧洲南北财政状况的差异有关。贝克尔分析称,欧洲的天主新教徒所受的教育通常比天主教徒高,这也是他们在经济上更为成功的原因之一,即使在20世纪以后女性的社会活动日益活跃的情况下,这种倾向也没有改变。

    但是,从宗教学上来分析欧债危机的原因稍微勉强,因为在德国南部的拜仁州及其周边地区的天主教徒要比新教徒多。另外,其他欧洲“北部”国家的奥地利约74%的人信奉天主教,而新教徒只有约5%;在荷兰,天主教徒占27%,新教徒为16.6%。

    不过,也有例外。在2008年因金融泡沫崩溃,导致国内3大银行破产并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北欧各国提出支援申请的爱尔兰,就是一个新天主教派占绝对优势的国家(其人口约8成为新教徒)。

    由于在经济活动中人的观念存在偏差,因此不管是哪个宗派,经济泡沫积累到一定程度一定会破灭。从宗教学的角度来分析此次欧债危机固然重要,但从经济学的立场来说,仅仅通过“天主教(以及希腊东正教)VS天主新教”这一结构是难以解释清楚的。

    欧债危机最终将如何?保坂教授在7月8日接受《东京新闻》的专访时称:“欧盟或欧洲不仅关乎经济得失,也是天主教徒互助的组织。尽管伦理观不同,但最终难道不要通过必要的财政支援来进行软着陆吗?”

    笔者所关注的是,一旦有一个国家从货币联合体中脱离,将使欧洲这一货币联合体系彻底失去信任,并很有可能出现无法挽回的局面。也就是说,加入欧元区的国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但是,欧洲危机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解决,这一点是很多经济学家的“共识”。

    日本《现代经济》杂志 

分享到:

 

近距离看中产阶级衰退
中产阶级的五个迷思
从宗教学看欧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