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8月1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中产阶级的五个迷思

作者 Lane Kenworthy 译者 冯国川 《 青年参考 》( 2012年08月15日   23 版)

    美国中产阶级宣称难以承受大学学费重压

    奥巴马和罗姆尼都说要支持它;很多美国人都说自己就是它;每个人都说应该帮助它;它就是中产阶级。这是2012年大选的焦点话题,也最容易被人误解。

    1.今天的中产阶级比父母那代人要苦

    在收入阶梯中处于中间位置的中产阶级,生活标准比过去有所改善。长期调查美国家庭的“家庭收入动态研究”项目收集的数据显示,86%在中产阶级家庭长大的美国人比父母享受更高的生活标准。这一比例在近几年有所下降,但不会太多。中间阶级的平均家庭收入在2008年至2010年间下降1500美元。

    此外,仅仅收入变化不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通过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网络、有线电视便捷地获取信息及娱乐项目;核磁共振成像及新型外科技术的进步;物质和服务的极大丰富化,均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2.中产阶级需要的就是实体经济增长

    二战后的30年,美国经济增长迅速。但只要保证经济增长率,中产阶级就高枕无忧了吗?

    很不幸,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看法。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增速相对较快,但是中产阶级的收入并未出现如此大的涨幅。比如1979年至2007年,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0%。在此期间,3/5的中产阶级收入只增加30%,达到57000美元。富人们从经济增长中获益最多,反而没给中产阶级剩下多少蛋糕。

    自20世纪70年代,中产阶级和贫困人口的工资水准并未出现较大浮动。原因无外乎是技术进步的全球化以及工会的衰退,而且新的公司条例强调的是股东的利益。即便有的中产阶级收入增加,也是因为家里多了个赚钱的人。

    还有一段时间,不断升高的房价和股价弥补收入的慢增长。据美联储的统计,自1989年至2007年,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净值从79000美元升至127000美元。不过之后房产泡沫破裂。截止2010年,中产阶级家庭的年收入又降至77000美元。

    3.一旦属于中产阶级, 收入增加并不能提升幸福感

    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理查德·伊斯特林根据观察表示,收入与幸福感有最佳切合点,超过之后就没有效果了。如果经济衰退并未严重危及幸福感,那我们为什么要感到厌烦?

    我们已经掌握更有力的数据说明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这些数据告诉我们,在年收入低于75000美元之前,幸福感和收入呈比例增加。超过之后,虽然幸福感有所增加,但增长幅度缩小。

    4.所有美国人都自认为是中产阶级?

    如果问美国人属于哪个阶层,大多数人会自称中产阶级。但根据General Social Survey的调查,如果让美国人在上中下三个阶层做选择,45%的人选择中产阶级,45%的人选择工人阶级。

    更令人吃惊的是,这样的比例自20世纪70年代就未曾改变。美国如今是一个更富裕的国家,上大学、做白领的人也逐渐增多,可能是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自认为中产阶级的人口比例依然没太大改变。

    5.长久看来,中产阶级生活水平下降的趋势不可逆转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首先,中产阶级的工资水平增长缓慢,而且就业增长率也没多大帮助。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就业率还稳步增长,但是在2000年戛然而止。

    不过希望还是有的。技术进步及全球化继续为我们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推动价格下降。这些新事物对传统工作造成冲击的同时,也会提供新的工作机会。

    我们促进就业率的最佳措施就是提供更好的教育。只有3/4的美国人完成高中教育,而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接受大学教育的人口比例只增加了一小部分。

    增加对早期教育的公共支持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父母平衡工作和家庭,改善贫困家庭孩子受教育的机会。

    此外,我们应该探索更多的国家政策缓解家庭收入增长过慢的方式。一种方法就是增加劳动所得税的减免额度,并针对不同收入设定不同减免指标。这将为所有家庭增加一些收入。因为平均补偿额度将会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升,它还将有助于恢复经济增长与家庭收入之间的联系。

    美国《华盛顿邮报》

分享到:

 

近距离看中产阶级衰退
中产阶级的五个迷思
从宗教学看欧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