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6月0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学会理解
中国的各种“面子”

○作者 Sylvia Vorhauser-Smith ○译者 邱迟 《 青年参考 》( 2012年06月06日   25 版)

    场景:

    在某美国跨国公司上海办事处,销售主管伊恩·福斯特与下属会面,讨论上个月的业绩不足问题。区域销售经理袁力(音)一再被质疑他的团队总是表现不佳。福斯特公开表达不满,认为以前提出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他重申,区域销售经理应为其团队结果负责,袁力应加速解决问题。袁力默默地点点头,眼睛瞄向窗外。他离开了会议,不再与福斯特进一步讨论,从此没再回来。

    对于袁力来说,当着同事的面被公开批评,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他的自豪感被粉碎,他感到自己的名声受损。他丧失了自尊——用中国人的话说,他丢了面子。面子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都记得,当自己的缺点或失败遭公开曝光时,我们会感到尴尬,而中国人(以及许多东亚国家)对此特别敏感。

    ■没面子

    如上所描述的,公开批评或质问会让中国人没面子。众目睽睽之下发脾气、直接对峙或不尊重人也是如此。

    ■保面子

    没面子的后果严重,所以许多中国人竭力为自己和他人保全面子。中国人往往抑制负面评论和情感,示人以尊重,不愿让人蒙羞。

    ■给面子

    更主动的是想办法给面子。承认对方的社会地位、通过公开赞扬或赠送贵重礼物,表示欣赏和肯定声望,都是为了让中国接受者高兴和感到有面子。

    ■面子与绩效管理

    负面的绩效评估几乎肯定会让人丢面子,所以中国上司和经理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干脆不给出任何负面评估。许多管理中国雇员(尤其在中国)的西方人,身处面子造成的复杂迷宫,往往不知该怎么办。他们的一言一行,很容易让中国人觉得严厉和伤人,引起雇员的害怕和沉默。

    ■面子和领导力

    对于在中国的企业领导来说,一方面需要提高绩效,另一方面又要保持雇员的士气,兼顾两者并非轻而易举。如果讲出事实可能会伤人,那就要仔细考虑讲话的时机和措辞。虽然肯定成绩很有必要,但对任何个人称赞太多,反而会破坏团体和谐。维持某种平衡是关键

    ■社会疼痛与身体疼痛

    如果你以为中国人只是有些“娇贵”,应该“忍一忍就过去了”,那么不妨看看神经科学的最新证据。科学家们认为,当受到社会疼痛(比如社会排斥或羞辱)或身体疼痛(比如脚趾或手指被门夹)的刺激时,大脑的痛觉感受器会做出同样的反应。只是社会疼痛的作用效果,往往更持久。

    如何激发员工的最佳效率向来不是易事。对于那些管理中国人的企业高管来说,注意面子这种文化上的东西,将大大有助于取得积极效果。

    □美国《福布斯》杂志

分享到:

 

学会理解
中国的各种“面子”
“来自中国的新闻对美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中缅边界小镇陷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