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4月1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西方是通往成功生活的第二佳途径”

2011年赴美读本科的中国人激增43%

作者 Kathrin Hille 译者 缪小析 《 青年参考 》( 2012年04月18日   27 版)

    杜金秀(音)才16岁,但她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国内中学毕业后,去国外读大学。“我打算去沃顿商学院读精算。”她说。杜金秀是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特别班的学生。该班共有30名学生,都打算毕业后出国念书。

    她的同学焦博文(音)梦想去洛杉矶读电影学院,而另一位同学李颖(音)想要去英国读书,因为她喜欢小说《傲慢与偏见》。

    文革时期,中国高等教育被妖魔化,与西方的交流完全中断。而现在,中国的年轻人“用脚投票”,越来越多人选择去西方接受教育。当他们学成回国后,其价值观很可能大变。近两年来,中国共有62万人出国留学,这个数字超过了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留学总人数的1/4。

    以往,留学的主要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往往选择在中国顶尖大学读本科,然后出国继续深造。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申请美国研究生院的中国学生数量,较去年增加18%。不过,出国读本科的人数增长得更迅速。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的统计,去年赴美读本科的中国人激增43%。

    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许多家庭舍得将全部积蓄用在孩子身上。同时,只有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能走传统的道路,考入清华大学这种名牌学府。

    而现在,许多家庭都负担得起孩子出国,留学因而成为众多家长青睐的B计划。高等教育咨询机构Grok China主要合伙人金·莫里森表示:“在他们看来,西方是通往成功生活的第二佳途径。”

    石家庄就是一个例子。这是一个人口260万的工业城市,既非国际大都市,也非学术中心,也不是特别富裕。但四十二中打出的是到海外读大学的招牌。该校校长李亚卿(音)说:“去年,我们600名毕业生中,有10%到国外留学。”

    杜金秀的父亲杜礼儒(音)说,他最初强烈反对女儿想上沃顿的愿望。“我们觉得中国女孩不适合到美国去,更不要说她一个人去了。但后来,时代在变,看上去她的决定是明智的。” 

    由诺丁汉大学、伯明翰大学和清华大学对英国大学中国校友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中国学生在大学中很少交到西方朋友。一部分原因是,欧洲同学公开谈论性或邀请他们去夜总会玩时,他们会感到不自在。但他们大多数认为,在海外的几年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中国人生活在一种单一文化的环境里,海外留学先是帮助他们认识到这一点,然后使他们发现与其他文化的人们相同的地方。”上述调查报告撰写人之一顾箐(音)表示。她的研究发现,许多中国年轻人留学回国后,会以更具批判性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国家。

    曾在爱丁堡留学、如今在北京教英语的郑阳(音)就是如此。“到海外亲自看一看——就像我一样的人越多,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就会变得越正常。”

    英国《金融时报》

分享到:

 

在中国考驾照,考题让老外“惊恐”
中国乒乓队在伦敦奥运会将不能包揽前三名
2011年赴美读本科的中国人激增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