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总被德国人直来直去的方式吓一跳,也有德国人对英国人言不由衷的说话方式感到懊恼。
有住柏林的英国人被德国人直来直去的方式吓一跳,也有德国人对英国人(和美国人)故作友好、言不由衷的说话方式感到懊恼。一些德国人将其称之为“撒谎”。那么,专家怎么看?
汉堡大学的朱莉安娜·豪斯教授以学术方式,观察了人群在受控状态下的互动行为。她发现(或者证实)德国人的确不寒暄,他们很少像英国人那样说“今天天气如何”和“你气色不错”之类的话,她称这些为“废话”。用学术界的话讲,这叫“应酬语”——只是用来交际,比如让人有个好印象,并不传递实质信息。
她表示,德语里甚至没有“寒暄”这一说。德国人对其如此排斥,以至于在德译版的《小熊帕丁顿》(A Bear called Paddington)中,寒暄部分干脆被删掉了。
比方说,英文原版里有一段寒暄——“‘伯德太太,你好。’朱迪说,‘很高兴又见到你。风湿病好些了吗?’‘比过去还严重了。’伯德太太答道。”在德语版中,这段对话全被删了。
那么,德国人会谈论天气吗?“在电梯或候诊室里,用德语谈论天气?我认为从没这回事。”豪斯教授说。
这么说来,英国人更懂礼貌?不然,习俗不同而已。在这方面,英国人有着豪斯教授所称的“假装的礼仪”。他们佯装对某人的兴趣,想要再见到某人,关心某人。当英国人说“很高兴见到你”时,他们往往并不真的这样想。豪斯说:“那不过是客套话,假装对另一个人的兴趣。”
在德国人看来,这近乎欺诈,让人很不舒服。但豪斯说:“有些人把英美人的客套话视作虚伪,这就不对了。客套话可以促进社交行为,说些言过其实的好听话,毕竟也表明了说话者的一种善意。”
到底是唐突还是直率?对英国人来说,德式直率往往引起困惑甚至怒火。嫁了利物浦人的豪斯以亲身经历举了个例子。她有次想让丈夫递个东西,却没有说那些英国人的客气话,如“可不可以……”或者“能不能帮我个忙……”她丈夫听到后,以为她对他发号施令。
德国中央兰开夏大学语言学系主任、《礼貌研究期刊》编辑之一的德雷克·鲍斯菲尔德教授说,德式直率和英式委婉之间的隔阂,很多误解之源。
他表示,有很多案例显示英国人会把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说得轻巧,比如“这里或许有一两个问题”、“这个可能有一点点问题”之类的说法。英国人自己明白所说和所指之间的差距——并视其为一种幽默。
有时候这种“幽默”是讨人喜欢的,反正至少英国人是这么认为的,比如1982年英国航空公司客机飞越印度尼西亚上空一个火山灰云团时,飞行员埃里克·穆迪广播的一则通知:“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是机长讲话。我们目前遇到了点小麻烦。飞机的4个引擎全部罢工,我们正在尽最大的努力使它们恢复运转。我相信你们不会太紧张的。”
如果不习惯,有时还会引起困惑。比如,宝马在收购英国汽车制造商罗孚的时候,很花了一些时间才理解一些问题的严重性。因为英国高管的一些委婉说辞,往往被德方按字面意思理解。
两位教授都认为,有关一国礼节优于另一国礼节的观点,是不对的。每个国家都有本国谈话规则或行为模式,当两者冲突时,不是哪一方的错。
那些太阳椅呢?就是摆在游泳池边的椅子,据说德国度假者天一亮就占据了。鲍斯菲尔德说:“我想,这是德国人对效率的重视,与英国人的公平感相冲突。”
豪斯说,英国人最终也会坐上椅子,只不过是以其他方式而已。她说:“这么说来,英国人拐弯抹角吗?是的,但是,如果直接方式没有效果,为什么要去做呢?拐弯抹角也不是什么坏事。”
博址 http://blogs.bbc.co.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