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建筑背后的苏联烙印
Kirill Kobrin 译者 高文慧
《
青年参考
》(
2014年12月24日
41
版)
|
|
我曾在下诺夫哥罗德市埃维托扎沃德区的基洛夫大街度过12年光阴。这条街道和伊里奇大街一样,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专门为高尔基汽车厂的工人修建的住宅区。由于高尔基汽车厂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协助设计,再加上经济大萧条的国际背景,当时的埃维托扎沃德区聚集着美国专家、当地劳工、失去土地的农民、乌克兰逃荒者等各类人群。
上世纪30年代末,在大清洗运动的影响下,他们的思想达到了高度统一。从我记事起(60年代末70年代初),埃维托扎沃德区几乎代表着苏联社会结构的理想状态:工人阶级加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这里就是斯大林社会主义乌托邦的化身。
这一地区居住着30多万人,布满了典型的斯大林时期建筑,气势磅礴,高耸雄伟。也有一些朴素的四层小楼幸存下来,直到70年代末才被拆除。旁边有一群更为矮小的两层小楼,是专为美国专家打造的“美国村”。
我居住的基洛夫大街4号是一幢被称作“布斯金黄”的巨大回形建筑,旁边还有一幢“布斯金灰”。斯大林建筑将古巴比伦建筑风格推向了新的高度。曾经在“布斯金灰”居住的都是大老板和高级员工,“布斯金黄”住的是领导和颇受重视的工人。两幢建筑以著名工人亚历山大·布斯金的名字命名,1935年9月,他曾在一班工作时间内锻造1001个曲轴,创造了纪录。几年前我惊讶地发现,1985年之前他一直住在这里,说不定我们曾在某个街角相遇过。
“布斯金黄”的内部其实是绿色的,有一个偌大的庭院。事实上它更像是英式的花园广场,中间是一条整洁的道路,两旁种着修剪整齐的灌木,还有长椅、桌子、秋千、儿童游乐园和两个足球场。冬天,院子的一个角落还被改造成溜冰场和曲棍球场。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庭院杂草丛生,这幢庞大的建筑仿佛末日电影里沉睡在丛林中的城市废墟。更准确地说,它仿佛预示着末日的来临,预示着一个红色帝国的毁灭。
首先毁灭的是斯大林主义。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体制,它用超高压政策和行政命令促进生产,力求实现绝对忠诚。20世纪30年代末到50年代初,众多知识分子被打压,社会公平几乎是不可讨论的话题。
“布斯金黄”和“布斯金灰”体现了斯大林模式的精髓:住着工厂厂长、工头、工程师、管理者和苏共党员,它是社会阶层顶端的精英们的城堡。也有像布斯金这种普通工人,由于创造了生产奇迹得以入住,像马戏团的动物一般供人观赏。
埃维托扎沃德区就是用这种方式将社会群体分为三六九等。基洛夫大街紧邻汽车厂入口,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非常方便。从幼儿园到商店,这里应有尽有。附近还有一座文化休闲公园,内设中式的木制拱门和凉亭、露天电影院和喷泉。笔直的小路上,走着手持钳子的工人和围着头巾、抱着书籍的女工。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貌似合理的世界,它简单粗暴地将人们组织起来,按照国家意志划分等级,但毫无公平可言。
赫鲁晓夫执政后,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开始崩塌。因为他试图在早已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的国民中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在建筑方面,赫鲁晓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拒绝奢华的斯大林建筑,建造了一大批价格低廉但功能齐全的住宅楼。古巴比伦建筑被风格统一的包豪斯建筑取代,社会分化依然存在,但不再明显。斯大林时代骄傲的大老板突然发现,自己的住宅已经和工人的融为一体。如今,电车从路中央蹒跚而过,在统一绿化的映衬下,基洛夫大街4号和周围的楼房,不论在高度、方向还是审美上,都没有多大差别。
埃维托扎沃德区的人口也在不断流动,死亡、离婚、结婚、搬家,当地居民的社会阶级早已模糊。老人和年轻人一起在公园里散步。一种新的社会生活似乎就要诞生,既带有传统色彩,又融合外来风格,但事实并非如此。
1991年苏联解体,一切都结束了。从本质上讲,“布斯金黄”、埃维托扎沃德区、高尔基汽车厂甚至整个国家回到了同一起点。普通教师、绝望的酗酒者、当地中产阶级,形形色色的人住了进来。苏联解体后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人与人相互联系的新型社会生活仍然很难实现。资本主义和私有制被引入俄罗斯后,小规模贸易和服务业成为普通民众的主要职业,报亭、咖啡厅、工作坊遍地开花。给人的感觉就是,第三世界征服了第二世界,卡拉奇战胜了斯大林格勒。
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私人摊位和工作坊渐渐消失,被大型购物中心所取代。基洛夫大街和共青团街建起各种风格的高楼大厦,公寓里住着一个个孤独的个体,邻里不相往来,他们反而向往过去的生活方式。那时,周围的一切都与自己息息相关。
□博址 http://calvertjournal.com/
我曾在下诺夫哥罗德市埃维托扎沃德区的基洛夫大街度过12年光阴。这条街道和伊里奇大街一样,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专门为高尔基汽车厂的工人修建的住宅区。由于高尔基汽车厂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协助设计,再加上经济大萧条的国际背景,当时的埃维托扎沃德区聚集着美国专家、当地劳工、失去土地的农民、乌克兰逃荒者等各类人群。
上世纪30年代末,在大清洗运动的影响下,他们的思想达到了高度统一。从我记事起(60年代末70年代初),埃维托扎沃德区几乎代表着苏联社会结构的理想状态:工人阶级加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这里就是斯大林社会主义乌托邦的化身。
这一地区居住着30多万人,布满了典型的斯大林时期建筑,气势磅礴,高耸雄伟。也有一些朴素的四层小楼幸存下来,直到70年代末才被拆除。旁边有一群更为矮小的两层小楼,是专为美国专家打造的“美国村”。
我居住的基洛夫大街4号是一幢被称作“布斯金黄”的巨大回形建筑,旁边还有一幢“布斯金灰”。斯大林建筑将古巴比伦建筑风格推向了新的高度。曾经在“布斯金灰”居住的都是大老板和高级员工,“布斯金黄”住的是领导和颇受重视的工人。两幢建筑以著名工人亚历山大·布斯金的名字命名,1935年9月,他曾在一班工作时间内锻造1001个曲轴,创造了纪录。几年前我惊讶地发现,1985年之前他一直住在这里,说不定我们曾在某个街角相遇过。
“布斯金黄”的内部其实是绿色的,有一个偌大的庭院。事实上它更像是英式的花园广场,中间是一条整洁的道路,两旁种着修剪整齐的灌木,还有长椅、桌子、秋千、儿童游乐园和两个足球场。冬天,院子的一个角落还被改造成溜冰场和曲棍球场。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庭院杂草丛生,这幢庞大的建筑仿佛末日电影里沉睡在丛林中的城市废墟。更准确地说,它仿佛预示着末日的来临,预示着一个红色帝国的毁灭。
首先毁灭的是斯大林主义。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体制,它用超高压政策和行政命令促进生产,力求实现绝对忠诚。20世纪30年代末到50年代初,众多知识分子被打压,社会公平几乎是不可讨论的话题。
“布斯金黄”和“布斯金灰”体现了斯大林模式的精髓:住着工厂厂长、工头、工程师、管理者和苏共党员,它是社会阶层顶端的精英们的城堡。也有像布斯金这种普通工人,由于创造了生产奇迹得以入住,像马戏团的动物一般供人观赏。
埃维托扎沃德区就是用这种方式将社会群体分为三六九等。基洛夫大街紧邻汽车厂入口,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非常方便。从幼儿园到商店,这里应有尽有。附近还有一座文化休闲公园,内设中式的木制拱门和凉亭、露天电影院和喷泉。笔直的小路上,走着手持钳子的工人和围着头巾、抱着书籍的女工。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貌似合理的世界,它简单粗暴地将人们组织起来,按照国家意志划分等级,但毫无公平可言。
赫鲁晓夫执政后,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开始崩塌。因为他试图在早已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的国民中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在建筑方面,赫鲁晓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拒绝奢华的斯大林建筑,建造了一大批价格低廉但功能齐全的住宅楼。古巴比伦建筑被风格统一的包豪斯建筑取代,社会分化依然存在,但不再明显。斯大林时代骄傲的大老板突然发现,自己的住宅已经和工人的融为一体。如今,电车从路中央蹒跚而过,在统一绿化的映衬下,基洛夫大街4号和周围的楼房,不论在高度、方向还是审美上,都没有多大差别。
埃维托扎沃德区的人口也在不断流动,死亡、离婚、结婚、搬家,当地居民的社会阶级早已模糊。老人和年轻人一起在公园里散步。一种新的社会生活似乎就要诞生,既带有传统色彩,又融合外来风格,但事实并非如此。
1991年苏联解体,一切都结束了。从本质上讲,“布斯金黄”、埃维托扎沃德区、高尔基汽车厂甚至整个国家回到了同一起点。普通教师、绝望的酗酒者、当地中产阶级,形形色色的人住了进来。苏联解体后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人与人相互联系的新型社会生活仍然很难实现。资本主义和私有制被引入俄罗斯后,小规模贸易和服务业成为普通民众的主要职业,报亭、咖啡厅、工作坊遍地开花。给人的感觉就是,第三世界征服了第二世界,卡拉奇战胜了斯大林格勒。
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私人摊位和工作坊渐渐消失,被大型购物中心所取代。基洛夫大街和共青团街建起各种风格的高楼大厦,公寓里住着一个个孤独的个体,邻里不相往来,他们反而向往过去的生活方式。那时,周围的一切都与自己息息相关。
□博址 http://calvertjourn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