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能成为海洋垃圾的“终点站”吗
综合编译 胡文利
青年参考
(
2019年05月09日
01
版)
2018年12月6日,塑料袋躺在土耳其南部海域的海床上。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俄自然资源和环境部长德米特里·科比尔金在4月举办的第五届国际北极论坛上宣布,自2012年以来,该国已从其北极领地清除了8万多吨垃圾。
“在北极的102个受污染地点,我们完成了20次清理行动,清理垃圾超过8万吨,总面积超过200公顷。”科比尔金强调,跟北极残留的大量垃圾相比,8万吨只是九牛一毛。
“人类使用塑料仅仅几十年,塑料垃圾已遍布全球”
一块铝箔片、几张糖果包装纸、几把车钥匙和半条破毛巾,这是科学家在一头北极熊的肚子里找到的东西。它腹中的垃圾远不止这些。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报道,今年1月,美国阿拉斯加野生动物管理处的动物医学家拉菲拉·斯蒂默梅尔在当地的海洋科学研讨会上报告称,从1996年至2018年间,她带领的科研团队对51头北极熊进行分析,发现超过四分之一的熊胃里有塑料,其中大多数是透明塑料袋和黑色垃圾袋。
斯蒂默梅尔表示,北极熊分不清塑料袋和食物,北极的寒冷令垃圾袋与其中的食物牢牢粘在一起,它们只能把塑料一起吞下去。由于北极熊的幽门括约肌非常狭窄,塑料会在消化道引起阻塞,导致剧痛,造成严重后果。
这样的熊更有可能攻击人类。“它们(攻击人类)可能不是因为饥饿,而是出于痛苦。”非营利动物保护组织“北极熊国际”的高级主管杰夫·约克告诉加拿大《Hakai杂志》的记者,研究发现,吞食塑料比同类多的两头北极熊暴躁易怒,任何震慑措施对它们都不起作用。
“过去几十年来,垃圾管理成为北极地区日益严重的问题。”他说。
欧洲塑料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过去半个世纪里,塑料产量显著增加,截至2018年,全球年产量已超过3亿吨。没有人追踪这些塑料最后去了哪儿。
一个可能的答案是,它们在北极的冰层里。
北冰洋是一片面积很小的浅海,有厚厚的冰层覆盖。它位于亚洲、欧洲和北美大陆之间,进出通道极其狭窄,海洋学家称其为“北极地中海”。正是这种地理特征,让这片遥远、寒冷的海域被越来越多的垃圾包围。
据美国《大西洋月刊》报道,2017年对该地区的调查发现,约3000亿片塑料垃圾堵在地球最北端的这片海洋里,大部分垃圾体积很小,但肉眼可见。
几十年来,不可降解的塑料漂浮物被洋流源源不断地送来,冰层捕获了它们,有来无回。
“我们的研究表明,人类使用塑料仅仅几十年,塑料垃圾就已经遍布全球。”西班牙卡迪斯大学生物学家安德烈斯·卡巴纳斯说,“这是人类改变地球的证据。海洋中的塑料还会继续积累。”
“国有国界,但环境污染没有边界”
《大西洋月刊》指出,在太平洋和大西洋,漂浮垃圾往往堆积在亚热带的海洋“垃圾带”。太平洋垃圾带的面积相当于6个英国,被称为“世界第八大陆”。它们像小行星带一样,在世界上最人迹罕至的地方聚集、生长。
和太平洋、大西洋不同的是,北冰洋没有明显的垃圾带——它本身就是个巨大的垃圾带。北冰洋的垃圾平均密度与大西洋、太平洋差不多,但北冰洋的垃圾已扩散到整个地区,只不过在某些地方密度更大。在冰岛北部和俄罗斯西部,每平方公里海域的塑料垃圾多达几十万块。
塑料袋、玻璃碎片、渔网……北冰洋海底也逐渐被垃圾占领。“别人关注海面上的垃圾,而我们想看看海底。”德国AWI研究所的海洋学家梅勒妮·博格曼说,她和同事们想知道海洋垃圾会随着时间发生怎样的变化。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报道,从2002年到2014年,博格曼的团队每年都在弗拉姆海峡对海底进行拍摄,这段狭长的北冰洋区域位于丹麦的格陵兰岛和挪威的斯瓦尔巴特群岛之间。他们将摄像机降到海平面2500米以下,用快艇拖着摄像机前进。迄今他们已拍摄了7058张照片,找到89块海底垃圾。
这个数字似乎并不起眼,但跟葡萄牙海岸线附近的海底垃圾密度相差无几。科学家们感到惊讶,因为住在北极的人比住在葡萄牙的人少得多。他们原本以为,北冰洋的海底很干净。
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发现,2014年的海底垃圾是10年前的20倍。很难判断这些垃圾来自何处,可能是河流冲来的,也可能是驾船经过的人们随手丢弃的。一旦进入大海,它们就能随着洋流漂到很远的地方。
伯格曼猜测,自行沉底的垃圾来自船只,比如玻璃碴儿。由于气候变暖导致北极海冰融化,取道北冰洋的船只近年来不断增加。较轻的垃圾通过洋流进入弗拉姆海峡,比如塑料碎片。起初,塑料漂浮在水面上,随着时间推移,藻类等生物附着在其表面生长,令塑料垃圾越来越重,最终沉入海底。
随洋流一起来到北极的不只是看得见的垃圾,还有看不见的颗粒。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材料学家瑞切尔·奥巴德在《地球未来》杂志发表的论文指出,北冰洋的海水冻结时会俘获漂浮的塑料颗粒,每立方米海冰中的塑料颗粒多达数百颗。
“在如此偏远的地方发现它们,我很意外。这些颗粒旅行了很长一段路。”她写道,“国家有国界,但环境污染没有边界。”
被冰层“困住”的垃圾会逃出来?
北极正在以相当于地球上其他地方两倍的速度变暖。几十年来,北极夏季海冰的面积减少了30%以上,该地区变得更适合邮轮、货船、游艇等船只航行,到斯瓦尔巴特群岛海域捕鱼的人数也增加了一倍多。
以位于北冰洋和太平洋之间的白令海为例,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从2008年至2015年,当地船舶交通量增加了1.45倍。渔船、货船、科考船和邮轮等频繁造访,它们航行时可产生多达40种废物,比如废气、生活垃圾、污水和润滑油,给海洋环境造成日益严峻的压力。
40年前,把这些垃圾统统扔进海里看似没什么不妥。从那以后,限制海洋垃圾排放的规定陆续出台,然而,现有的垃圾处理规定仍然复杂,而且常常因船只的类型、尺寸、出发地和目的地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船只在航行中只能向海洋倾倒食物垃圾,其余垃圾可以在船上焚烧,也可以在抵达港口后处理。
白令海具有重要的生态和文化价值,是最大的海洋迁徙目的地之一,北极露脊鲸、白鲸、太平洋海象、髯海豹、恋冰海豹和多种海鸟在此繁衍生息。皮尤研究中心指出,当地原住民的生活与海洋生态系统密不可分,他们的粮食安全和文化习俗将被越来越多的海洋垃圾影响。
全球升温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被冰层“困住”的垃圾或许有一天会逃出来,让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雪上加霜。据《大西洋月刊》报道,美国海洋教育协会的海洋学家卡拉·拉文德·劳称,北冰洋是地球最主要的“下水道”之一,但全球变暖正在使冰层不断融化,按照目前的趋势,她估计未来10年间,北冰洋将释放超过1万亿个塑料碎片。
“我们应该从源头就控制好垃圾。”她说,“一旦垃圾进入海洋,它的目的地和影响都是无法预测的。”
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俄自然资源和环境部长德米特里·科比尔金在4月举办的第五届国际北极论坛上宣布,自2012年以来,该国已从其北极领地清除了8万多吨垃圾。
“在北极的102个受污染地点,我们完成了20次清理行动,清理垃圾超过8万吨,总面积超过200公顷。”科比尔金强调,跟北极残留的大量垃圾相比,8万吨只是九牛一毛。
“人类使用塑料仅仅几十年,塑料垃圾已遍布全球”
一块铝箔片、几张糖果包装纸、几把车钥匙和半条破毛巾,这是科学家在一头北极熊的肚子里找到的东西。它腹中的垃圾远不止这些。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报道,今年1月,美国阿拉斯加野生动物管理处的动物医学家拉菲拉·斯蒂默梅尔在当地的海洋科学研讨会上报告称,从1996年至2018年间,她带领的科研团队对51头北极熊进行分析,发现超过四分之一的熊胃里有塑料,其中大多数是透明塑料袋和黑色垃圾袋。
斯蒂默梅尔表示,北极熊分不清塑料袋和食物,北极的寒冷令垃圾袋与其中的食物牢牢粘在一起,它们只能把塑料一起吞下去。由于北极熊的幽门括约肌非常狭窄,塑料会在消化道引起阻塞,导致剧痛,造成严重后果。
这样的熊更有可能攻击人类。“它们(攻击人类)可能不是因为饥饿,而是出于痛苦。”非营利动物保护组织“北极熊国际”的高级主管杰夫·约克告诉加拿大《Hakai杂志》的记者,研究发现,吞食塑料比同类多的两头北极熊暴躁易怒,任何震慑措施对它们都不起作用。
“过去几十年来,垃圾管理成为北极地区日益严重的问题。”他说。
欧洲塑料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过去半个世纪里,塑料产量显著增加,截至2018年,全球年产量已超过3亿吨。没有人追踪这些塑料最后去了哪儿。
一个可能的答案是,它们在北极的冰层里。
北冰洋是一片面积很小的浅海,有厚厚的冰层覆盖。它位于亚洲、欧洲和北美大陆之间,进出通道极其狭窄,海洋学家称其为“北极地中海”。正是这种地理特征,让这片遥远、寒冷的海域被越来越多的垃圾包围。
据美国《大西洋月刊》报道,2017年对该地区的调查发现,约3000亿片塑料垃圾堵在地球最北端的这片海洋里,大部分垃圾体积很小,但肉眼可见。
几十年来,不可降解的塑料漂浮物被洋流源源不断地送来,冰层捕获了它们,有来无回。
“我们的研究表明,人类使用塑料仅仅几十年,塑料垃圾就已经遍布全球。”西班牙卡迪斯大学生物学家安德烈斯·卡巴纳斯说,“这是人类改变地球的证据。海洋中的塑料还会继续积累。”
“国有国界,但环境污染没有边界”
《大西洋月刊》指出,在太平洋和大西洋,漂浮垃圾往往堆积在亚热带的海洋“垃圾带”。太平洋垃圾带的面积相当于6个英国,被称为“世界第八大陆”。它们像小行星带一样,在世界上最人迹罕至的地方聚集、生长。
和太平洋、大西洋不同的是,北冰洋没有明显的垃圾带——它本身就是个巨大的垃圾带。北冰洋的垃圾平均密度与大西洋、太平洋差不多,但北冰洋的垃圾已扩散到整个地区,只不过在某些地方密度更大。在冰岛北部和俄罗斯西部,每平方公里海域的塑料垃圾多达几十万块。
塑料袋、玻璃碎片、渔网……北冰洋海底也逐渐被垃圾占领。“别人关注海面上的垃圾,而我们想看看海底。”德国AWI研究所的海洋学家梅勒妮·博格曼说,她和同事们想知道海洋垃圾会随着时间发生怎样的变化。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报道,从2002年到2014年,博格曼的团队每年都在弗拉姆海峡对海底进行拍摄,这段狭长的北冰洋区域位于丹麦的格陵兰岛和挪威的斯瓦尔巴特群岛之间。他们将摄像机降到海平面2500米以下,用快艇拖着摄像机前进。迄今他们已拍摄了7058张照片,找到89块海底垃圾。
这个数字似乎并不起眼,但跟葡萄牙海岸线附近的海底垃圾密度相差无几。科学家们感到惊讶,因为住在北极的人比住在葡萄牙的人少得多。他们原本以为,北冰洋的海底很干净。
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发现,2014年的海底垃圾是10年前的20倍。很难判断这些垃圾来自何处,可能是河流冲来的,也可能是驾船经过的人们随手丢弃的。一旦进入大海,它们就能随着洋流漂到很远的地方。
伯格曼猜测,自行沉底的垃圾来自船只,比如玻璃碴儿。由于气候变暖导致北极海冰融化,取道北冰洋的船只近年来不断增加。较轻的垃圾通过洋流进入弗拉姆海峡,比如塑料碎片。起初,塑料漂浮在水面上,随着时间推移,藻类等生物附着在其表面生长,令塑料垃圾越来越重,最终沉入海底。
随洋流一起来到北极的不只是看得见的垃圾,还有看不见的颗粒。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材料学家瑞切尔·奥巴德在《地球未来》杂志发表的论文指出,北冰洋的海水冻结时会俘获漂浮的塑料颗粒,每立方米海冰中的塑料颗粒多达数百颗。
“在如此偏远的地方发现它们,我很意外。这些颗粒旅行了很长一段路。”她写道,“国家有国界,但环境污染没有边界。”
被冰层“困住”的垃圾会逃出来?
北极正在以相当于地球上其他地方两倍的速度变暖。几十年来,北极夏季海冰的面积减少了30%以上,该地区变得更适合邮轮、货船、游艇等船只航行,到斯瓦尔巴特群岛海域捕鱼的人数也增加了一倍多。
以位于北冰洋和太平洋之间的白令海为例,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从2008年至2015年,当地船舶交通量增加了1.45倍。渔船、货船、科考船和邮轮等频繁造访,它们航行时可产生多达40种废物,比如废气、生活垃圾、污水和润滑油,给海洋环境造成日益严峻的压力。
40年前,把这些垃圾统统扔进海里看似没什么不妥。从那以后,限制海洋垃圾排放的规定陆续出台,然而,现有的垃圾处理规定仍然复杂,而且常常因船只的类型、尺寸、出发地和目的地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船只在航行中只能向海洋倾倒食物垃圾,其余垃圾可以在船上焚烧,也可以在抵达港口后处理。
白令海具有重要的生态和文化价值,是最大的海洋迁徙目的地之一,北极露脊鲸、白鲸、太平洋海象、髯海豹、恋冰海豹和多种海鸟在此繁衍生息。皮尤研究中心指出,当地原住民的生活与海洋生态系统密不可分,他们的粮食安全和文化习俗将被越来越多的海洋垃圾影响。
全球升温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被冰层“困住”的垃圾或许有一天会逃出来,让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雪上加霜。据《大西洋月刊》报道,美国海洋教育协会的海洋学家卡拉·拉文德·劳称,北冰洋是地球最主要的“下水道”之一,但全球变暖正在使冰层不断融化,按照目前的趋势,她估计未来10年间,北冰洋将释放超过1万亿个塑料碎片。
“我们应该从源头就控制好垃圾。”她说,“一旦垃圾进入海洋,它的目的地和影响都是无法预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