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1月2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中美应共建“一带一路”

作者 王义桅   青年参考  ( 2017年01月25日   02 版)

    “一带一路”建设不必绕开美国,中国应积极争取美国政府、企业、美国人和美元的支持。这样做有利于世界经济增长和地区稳定,也能推动中美关系平稳转型。

---------------------------------------------------

    “你们为什么不沿用‘丝绸之路’的说法,而是提出一个令人捉摸不透的‘一带一路’概念?”“陆上不通,修修路,很好理解,海上本来就是通的呀,为什么要搞‘一路’?”

    3年前,美国使馆派人来访,说起“一带一路”战略时,对方满脸困惑。笔者答曰,中国没有用“丝绸之路”或“新丝绸之路”的提法,不仅因为那是舶来品,更重要的是,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交通线,海上丝绸之路的说法不流行,而“一带一路”涵盖了陆上和海上。

    中国民间有句顺口溜:要想富先修路,要快速修高速,要闪富通网路。在中国,“路”不单指一般的交通基础设施,还指“道”,“路”是实现“道”的一种方式。“道”又作何解释?《道德经》第42章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1世纪的“道”就是命运共同体。因此,“一带一路”不是一条,而是很多很多条,大家都有份,它是开放包容的,追求人类共同发展之道,鼓励各国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美国政府起初不太在意,弄不清概念,一度认为它是幻象,总体上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动机、潜在效应、可行性谨慎观察,所以迟迟不表态。

    直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取得巨大成功,美国战略界才如梦方醒。一时间,各路智库加紧研究“一带一路”对世界秩序、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的影响。一些美国精英担心中国通过亚投行、“一带一路”建设另起炉灶,挑战美国主导的既有秩序,要不就是认为“一带一路”若成功,将导致中国发展模式挑战西方发展模式及其价值观。当然,也有有识之士指出,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并不必然与美国竞争,它同样会给美国带来机遇。

    还有人建议美国寻求将“新丝绸之路计划”与“一带一路”对接,稳定阿富汗局势,加强与中国在地区安全治理上的合作。有美国学者主张,美国应该选择性地参与一些经济走廊的建设,重点关注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欧合作对美国联盟体系的冲击。

    汲取亚投行的经验教训,美国并未公开反对“一带一路”,且美国秉承If you can't beat them, join them(如果不能打败对方,就加入之)的理念,完全可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以笔者之见,“一带一路”应进入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地区,进入美国中西部,通过中美地方合作,争取美国总统特朗普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是值得期待的。

    按照林毅夫教授给出的模型,发展中国家每增加1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将拉动0.7美元的进口,其中0.35美元来自发达国家。显然,“一带一路”背后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将大大促进发达国家的出口,为其创造结构性改革空间。

    马云前段时间与特朗普见了一面,谈及为美国创造100万个就业机会,就是以改造美国的基础设施并使之更适合电商发展为前提的,更不用说“一带一路”蓝图中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投入能创造多少投资和工作机会了。

    “一带一路”主张开放、包容,一是指与当地已有合作架构的兼容,尽量不另起炉灶;二是指对域外力量的包容,不盲目排挤美日等域外势力,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并不局限于沿线国家,也惠及相关国家。工程项目也许设在沿线国家,但标准、规则、资金、技术、人才是全球性的,比如马六甲皇京港建设,美国公司和中国公司都投资了几百亿,亚投行用的是美元,丝路基金的首席顾问是美国人……因此,美国也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

    美国号称所有国家的邻国。“一带一路”建设绕不开美国,也不应绕开美国,而是应积极争取美国政府、企业、美国人和美元的支持。中国式智慧讲求借力、借势,对美方阐明“一带一路”的内涵,有利于世界经济增长和地区稳定,有利于争取美方支持。

    中美有必要认真讨论一下如何合作建设“一带一路”,比如将美国在“软件”方面的规则、标准上的长处,与中国“硬件”层次的优势结合;又如,将美国在安全体系上的优势与中国在经济上的优势结合,开发第三方市场、共同维护海上通道安全、开发和保护海洋等。通过推动两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实现中美关系转型,同样为各方所期待。

    总之,美国是“一带一路”的利益攸关方和相关国家。“一带一路”与亚太自贸协定构成完整的中国对外合作倡议。美国的参与,是其成功和更好地造福于世界的重要因素。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特邀高级研究员。

    ▋新加坡《联合早报》

分享到:0

 

中国在达沃斯吹响时代号角
中美应共建“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