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8月3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心中有爱,就要说出来

戴晓雪   青年参考  ( 2016年08月31日   03 版)

    有些事情错过了,可以弥补;有些事情错过了,就没有弥补的机会了。中国人历来羞于表达强烈的感情,但我们应该知道,说“我爱你”并不是恋人之间的专利。


    我这个年纪的人,已经不习惯被关进课堂,连听三天三夜的课了。但最近,我还是“被”参加了一个这样的研修班,那是因为丈夫偷偷给我报了名,并且付了费。

    我颇有些怀疑和抗拒,临去前甩了一句:“我就是去‘考察考察’!”头天开场,老师就调侃道,你们这些精英,心里一定会想,“怎么变成我坐在下面?应该是我站在台上才对啊”。学生们顿时笑成一片。谁知,三天的学习结束后,我也乐呵呵地给孩子报了名。

    我学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就是学会了表达“爱”——心中有爱就要说出来。面对家人、亲朋好友、同事,甚至陌生人,都要学会说“我爱你”。在老师带领下,大家每天都被逼着练把式,结果还真灵光,再害羞的人也都像中了魔似的,“小曲儿不离口”了。

    学习刚结束,就赶上父亲节了。我忽然有了种冲动,想跟父亲表达此前从来没跟他说过的那句话。可是,我在他身边转来转去,脸憋得通红,话到嘴边却又咽下去了。到了晚上,我百般纠结,终于卯足了劲,在家人的微信群里发了句:“爸,父亲节快乐!我爱您!”信息发出后,我有些忐忑,生怕太突兀,让家人尴尬。没想到弟弟马上跟帖:“姐,应该是‘爸,我们都爱您’!”好吧,弟弟竟然抓住了接力棒!这样一来,我心里无比坦荡。

    记得当年在外国电影里看到“我爱你”的镜头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低下头去,觉得自己在偷吃禁果。也有胆大的,假装捂着眼,却在手指缝里偷看,希望看到后面发生了什么。其实看多了就知道,担忧也好,期待也好,保证不会让你看到“少儿不宜”。当然,现在的年轻人大不一样了,他们越来越西方化,说“我爱你”差不多等于拥抱或握手了。

    中国人历来羞于如此表达。有位外交官驻外期间,曾放映《梁山伯与祝英台》招待外国友人。一位女士看后,问:“梁祝在相送的路上,一会儿说喜鹊,一会儿说鸳鸯,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对方‘我爱你’?”外交官答曰:“这就是东西方感情表达方式的差异,东方含蓄,西方外露,这也是文化和思维的差异。”西方人最后还是不理解,爱他为何不直说?

    我又想起了龙应台的《目送》。她从上小学第一天开始目送父亲,直到在殡仪馆看着棺木缓缓滑向火化炉的最后一次目送,父女深情似海,但她还是没能对着他的背影,简简单单地唤出“我爱你”,而宁可用一长串笔墨来取代:“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在中国,我们也很少听到家长对孩子说“我爱你”或“我想你”。为人父母者,宁愿用为孩子做牛做马的方式来含蓄、间接地表达对子女的爱。相比之下,美国的家长除了用行动示爱,还努力通过言语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愫,于是经常“肉麻”地告诉孩子,他们有多爱他、有多关心他。睡觉或通话结束前,美国人不会羞于说出类似的话;上班出门前也不会忘记说“我爱你”,这大概相当于我们说“走了,媳妇儿”,而且几乎天天如此。

    刚到美国时,我非常不习惯人们对朋友动不动就说“I love you”。头一回听到老外跟我这么说,我吓了一跳,还好对方也是女的。面对这种情形,最初我基本不回应,后来不得不告诉别人,中国人不太习惯说“我爱你”,即使在夫妻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后来,我慢慢突破了心理障碍,按礼仪规范回复“I love you too”,但也纯属被动。

    实际上,据我观察,中国人大多数还是喜欢听人说“我爱你”的,但自己往往说不出口。

    有位朋友告诉我,有一天她突发奇想,和一帮闺蜜同时发短信给各自的丈夫:“老公,我爱你!”然后晒晒各自另一半的反应。回复很快一条接一条地来了:“老婆,今天啥日子啊?”“出啥事儿了?”“你别吓唬我!”“说吧,又看中什么了,咱家收入可不高……”

    其实,说“我爱你”不是恋人之间的专利,假如你对他/她有深厚的感情,尽管告诉他/她。有些事情错过了,可以弥补;有些事情错过了,就没有弥补的机会了。勇敢一点,说出来吧,如果对方收到你的爱而变得快乐了,你也会更快乐。

    (作者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多年,是演讲和商务礼仪领域的专家,现为专为企业高管服务的演讲与礼仪教练。)

    ▋财富中文网

 

心中有爱,就要说出来
职场新手,先入门再找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