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因“套路”成经典?
编译 韦盖利
青年参考
(
2016年07月20日
20
版)
文学创作看似万花筒,其实也有一定之规。运用计算机分析,美国研究者归纳出了经典文学的六大常见“套路”;尽管阅读习惯在变,这一发现还是能给今天的作家以启示。
凡事都有套路。1965年,著有《第五号屠场》的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给芝加哥大学寄了篇论文,概述了经典文学中的常见“套路”。论文最终未被采用,冯古内特对此深感不满,据他估计,论文被否的原因是“简明易懂、看起来太有趣”。事后,他逢人便抱怨:“芝加哥大学的冷漠令我反感,他们可能是高飞在月亮之上的”。
这篇论文为冯内古特多年后的著名演说《看这里,很值得》提供了基础。在演讲中,他用图表阐释了从“困境中的人”(从陷入困境到摆脱)到“男孩追女孩”等常见的讲故事方式,并感叹道,“文学作品的固定模式不能输入电脑,但它们的美丽形状很容易辨别”。
时隔多年,一项全新的学术研究再度强化了冯内古特的论点。日前,美国佛蒙特大学的计算机实验室运用数学统计工具,将1737篇经典文学故事输入电脑(所有故事都是英语文本,且情节纯属虚构),然后用专门的程序来分析它们的结构,试图对其加以分类归纳。
这项别出心裁的研究,或许有望为“文学创作有无一定之规”这一延续千年的论题画上句号。研究者指出,构成复杂叙事的轨迹主要有6条,分别是:“贫穷变富有”(快乐渐多)、“富有到贫穷”(快乐渐少)、“困境中的人”(低谷-高潮)、“伊卡洛斯”(高潮-低谷)、“灰姑娘”(高潮-低谷-高潮)和“俄狄浦斯”(低谷-高潮-低谷)。最成功的故事类型要数“灰姑娘”和“俄狄浦斯”;如果它们有个悲剧结局,感染力还能再上一层楼。
古往今来,一直有人尝试以情节的编排为基点,列举和区分故事的主要类型。1959年推出的一本专著,断言小说的基本套路仅3种——快乐的结局、不快乐的结局和悲剧;英国记者克里斯托福·布克(Christopher Booker)则列举了7种常见叙事结构:斩妖除魔(代表作《贝奥武夫》)、从贫到富(如《灰姑娘》)、探求(如《所罗门王宝藏》)、远航和返回(如《时光机器》)、喜剧(如《仲夏夜之梦》)、悲剧(如《安娜·卡列尼娜》)、重生(如《美女与野兽》)。
还有一些影响力较小的观点,如英国作家罗纳德·托比亚斯(Ronald Tobias)指出,一共有20种“主要情节”,内含“失败者”、“变形”、“上升”和“下降”。乔治·波蒂(Georges Polti)更是将主要情节的类型拓展为36种:从“亲戚竞争”到“不幸的牺牲品”,无奇不有。
不过,冯内古特的主张对佛蒙特大学的研究者启发最大,特别是他发现了《灰姑娘》和《旧约全书》的相似之处。在自传中,这位作家写道:“我承认,为《灰姑娘》绘制解说图表让我畏缩,我想在演讲中将它略去,因为它似乎证明我完全是在胡扯。但之后我想,‘等等——故事开始时的那些情节构成,看起来就像地球上每个社会的创世神话。’然后我发现,‘午夜钟声’那段情节,听起确实有《旧约全书》的味道。至于《灰姑娘》的结局所暗示的,跟远古基督教教义里表达的、人们对救赎的期待别无二致。两者确实是一个套路。”
佛蒙特大学的学者以每1万个单词为单元,用计算机程序从中随机挑选若干“窗口”,对每个窗口的情感内容评级。这就意味着他们能够绘制出一个故事的“情感变化曲线”,而不会被个别章节的情感波动干扰。如果说有什么局限性的话,那就是他们只考虑了英语文学,而且只是以不受版权限制的、相对陈旧的经典文学为对象。当然,试验范围今后会逐步扩大。
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的套路亦非亘古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发展而花样翻新。现在,我们可能身处新一波套路诞生的过程中。牛津大学国际出版研究中心主任、艺术学院院长安格斯·菲利普斯(Angus Phillips)推断,“数字化阅读的增多……使文学创作行为发生改变”,“以情节驱动的小说瞄准新生代读者,与之对比,以角色驱动的作品往往以纸质版呈现”。
他提到英国女作家费伊·威尔顿(Fay Weldon)在博客上的评论,“对今天忙碌急躁的阅读者来说,精短是最好的。作者们要意识到,读者不会像女仆拉起门帘送一杯酒那样悠闲地翻书,而是像在赶上班的火车、在公共汽车上吃三明治或排队买咖啡一样匆忙”。未来的某个时候,若佛蒙特大学的研究项目被应用于现代小说,其价值显然会进一步凸显。
▋英国《卫报》
文学创作看似万花筒,其实也有一定之规。运用计算机分析,美国研究者归纳出了经典文学的六大常见“套路”;尽管阅读习惯在变,这一发现还是能给今天的作家以启示。
凡事都有套路。1965年,著有《第五号屠场》的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给芝加哥大学寄了篇论文,概述了经典文学中的常见“套路”。论文最终未被采用,冯古内特对此深感不满,据他估计,论文被否的原因是“简明易懂、看起来太有趣”。事后,他逢人便抱怨:“芝加哥大学的冷漠令我反感,他们可能是高飞在月亮之上的”。
这篇论文为冯内古特多年后的著名演说《看这里,很值得》提供了基础。在演讲中,他用图表阐释了从“困境中的人”(从陷入困境到摆脱)到“男孩追女孩”等常见的讲故事方式,并感叹道,“文学作品的固定模式不能输入电脑,但它们的美丽形状很容易辨别”。
时隔多年,一项全新的学术研究再度强化了冯内古特的论点。日前,美国佛蒙特大学的计算机实验室运用数学统计工具,将1737篇经典文学故事输入电脑(所有故事都是英语文本,且情节纯属虚构),然后用专门的程序来分析它们的结构,试图对其加以分类归纳。
这项别出心裁的研究,或许有望为“文学创作有无一定之规”这一延续千年的论题画上句号。研究者指出,构成复杂叙事的轨迹主要有6条,分别是:“贫穷变富有”(快乐渐多)、“富有到贫穷”(快乐渐少)、“困境中的人”(低谷-高潮)、“伊卡洛斯”(高潮-低谷)、“灰姑娘”(高潮-低谷-高潮)和“俄狄浦斯”(低谷-高潮-低谷)。最成功的故事类型要数“灰姑娘”和“俄狄浦斯”;如果它们有个悲剧结局,感染力还能再上一层楼。
古往今来,一直有人尝试以情节的编排为基点,列举和区分故事的主要类型。1959年推出的一本专著,断言小说的基本套路仅3种——快乐的结局、不快乐的结局和悲剧;英国记者克里斯托福·布克(Christopher Booker)则列举了7种常见叙事结构:斩妖除魔(代表作《贝奥武夫》)、从贫到富(如《灰姑娘》)、探求(如《所罗门王宝藏》)、远航和返回(如《时光机器》)、喜剧(如《仲夏夜之梦》)、悲剧(如《安娜·卡列尼娜》)、重生(如《美女与野兽》)。
还有一些影响力较小的观点,如英国作家罗纳德·托比亚斯(Ronald Tobias)指出,一共有20种“主要情节”,内含“失败者”、“变形”、“上升”和“下降”。乔治·波蒂(Georges Polti)更是将主要情节的类型拓展为36种:从“亲戚竞争”到“不幸的牺牲品”,无奇不有。
不过,冯内古特的主张对佛蒙特大学的研究者启发最大,特别是他发现了《灰姑娘》和《旧约全书》的相似之处。在自传中,这位作家写道:“我承认,为《灰姑娘》绘制解说图表让我畏缩,我想在演讲中将它略去,因为它似乎证明我完全是在胡扯。但之后我想,‘等等——故事开始时的那些情节构成,看起来就像地球上每个社会的创世神话。’然后我发现,‘午夜钟声’那段情节,听起确实有《旧约全书》的味道。至于《灰姑娘》的结局所暗示的,跟远古基督教教义里表达的、人们对救赎的期待别无二致。两者确实是一个套路。”
佛蒙特大学的学者以每1万个单词为单元,用计算机程序从中随机挑选若干“窗口”,对每个窗口的情感内容评级。这就意味着他们能够绘制出一个故事的“情感变化曲线”,而不会被个别章节的情感波动干扰。如果说有什么局限性的话,那就是他们只考虑了英语文学,而且只是以不受版权限制的、相对陈旧的经典文学为对象。当然,试验范围今后会逐步扩大。
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的套路亦非亘古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发展而花样翻新。现在,我们可能身处新一波套路诞生的过程中。牛津大学国际出版研究中心主任、艺术学院院长安格斯·菲利普斯(Angus Phillips)推断,“数字化阅读的增多……使文学创作行为发生改变”,“以情节驱动的小说瞄准新生代读者,与之对比,以角色驱动的作品往往以纸质版呈现”。
他提到英国女作家费伊·威尔顿(Fay Weldon)在博客上的评论,“对今天忙碌急躁的阅读者来说,精短是最好的。作者们要意识到,读者不会像女仆拉起门帘送一杯酒那样悠闲地翻书,而是像在赶上班的火车、在公共汽车上吃三明治或排队买咖啡一样匆忙”。未来的某个时候,若佛蒙特大学的研究项目被应用于现代小说,其价值显然会进一步凸显。
▋英国《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