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吸取“安倍经济学”的教训
作者[日] 西村友作
青年参考
(
2016年05月18日
03
版)
“安倍经济学”依靠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只着眼于当下,无助于促进结构性转变。以此为鉴,同样面临适龄劳动人口减少的中国,更有必要加强依托技术进步的供给侧改革。
“大胆的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唤起民间投资的新战略”是“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至今已射出3年。对转向“新常态”的中国,它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近年来,日本媒体上经常出现“不景气”、“低迷”等词汇。观察自2012年年底安倍上台后三年多的实际情况,年平均增长率约0.9%。与此相对,日本总务省统计,2015年的整体失业率仅为3.4%,劳动市场基本达到了完全就业。由此,笔者认为,日本经济绝不是“不景气”,而是实现了远远超出实力的增长率,处于事实上的“过热”状态。
导致过热的原因之一是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它们仅仅强调短期效果。借2013年4月启动的“量化和质化货币宽松政策”,安倍政权推动了日元贬值和股价走高,带来了企业业绩的改善和工资上升;接着,它又通过财政政策创造了需求,对经济增长有所贡献。
不过,这些归根结底只是“争取时间”的战术,无法长期持续。事实上,日本央行大量购买的日本国债已呈现出利率大幅下降(价格上升)的泡沫迹象。同时,2016年年初,日本央行实行了负利率政策,可供周旋的政策空间急剧缩小。另一方面,2014年日本政府总债务与GDP之比达到249%,处于世界最高水平,大幅超过居第二位的希腊的177%。换言之,财政和货币政策都是难以持续的,日本需要的是提升已降至接近零的潜在经济增长率。
那么,日本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为何下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曾撰文提出了耐人寻味的观点:
从日本适龄劳动人口的人均产值的增长来看,其自2000年前后开始高于美国,而从过去25年来看,与美国基本相同,高于欧洲。与之相关的事实是,日本存在极不合理的人口结构。人口问题正是导致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的原因。
日本的劳动年龄人口以1998年的8726万人为顶峰,到2015年减少至7682万人。在短短17年里减少了1044万人,降幅达12%。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的预测值为7341万人,今后将以每年约0.9%的速度继续减少。也就是说,日本劳动年龄人口的人均产值高于美国和欧洲,但由于人口绝对值减少,经济增长无法摆脱低迷。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可分解为“劳动投入”、“资本投入”、“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三大要素,但在日本,“劳动投入”的贡献度已是负值。所以,日本政府不应一味依赖旨在提供短期刺激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而是应消除在金融和农业等各个部门普遍存在的、一系列难以打破的限制政策,推进结构性改革和市场开放。
中国也面临相似的情况。中国2015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约6.9%,超高速增长已成往事。在笔者看来,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不景气导致需求不足,而是由供给侧制约引发的。中国的劳动人口自2012年到达峰值后下降,“劳动投入”对GDP的贡献度大不如前。另外,随着老龄化加剧,储蓄率将下降,进而导致“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下降。在此背景下,要想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有必要实施依托“技术进步”的供给侧改革。
现在,中国经济的引擎正在从投资向消费转移。在国内,此前的高速经济增长带动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意愿强烈的中产阶层迅速壮大。但是,消费和服务水平的提升跟不上收入增长与消费需求的变化,部分消费流向海外。中国游客在日本的“爆买”、“海淘”反映出消费的高附加值化,中国企业则应对乏力。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60%。”显然,中国领导人已意识到,今后,推进促使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技术水平的供给侧改革,最有助于改善供需错位。
日本经济过度依赖财政和货币政策,结构性改革迟迟没有进展。希望中国能够吸取日本的教训,从长计议,强力推行结构性改革和市场开放等政策。
(作者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教授,兼任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北京事务所课题顾问、日本银行北京事务所客座研究员。)
日经中文网
“安倍经济学”依靠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只着眼于当下,无助于促进结构性转变。以此为鉴,同样面临适龄劳动人口减少的中国,更有必要加强依托技术进步的供给侧改革。
“大胆的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唤起民间投资的新战略”是“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至今已射出3年。对转向“新常态”的中国,它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近年来,日本媒体上经常出现“不景气”、“低迷”等词汇。观察自2012年年底安倍上台后三年多的实际情况,年平均增长率约0.9%。与此相对,日本总务省统计,2015年的整体失业率仅为3.4%,劳动市场基本达到了完全就业。由此,笔者认为,日本经济绝不是“不景气”,而是实现了远远超出实力的增长率,处于事实上的“过热”状态。
导致过热的原因之一是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它们仅仅强调短期效果。借2013年4月启动的“量化和质化货币宽松政策”,安倍政权推动了日元贬值和股价走高,带来了企业业绩的改善和工资上升;接着,它又通过财政政策创造了需求,对经济增长有所贡献。
不过,这些归根结底只是“争取时间”的战术,无法长期持续。事实上,日本央行大量购买的日本国债已呈现出利率大幅下降(价格上升)的泡沫迹象。同时,2016年年初,日本央行实行了负利率政策,可供周旋的政策空间急剧缩小。另一方面,2014年日本政府总债务与GDP之比达到249%,处于世界最高水平,大幅超过居第二位的希腊的177%。换言之,财政和货币政策都是难以持续的,日本需要的是提升已降至接近零的潜在经济增长率。
那么,日本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为何下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曾撰文提出了耐人寻味的观点:
从日本适龄劳动人口的人均产值的增长来看,其自2000年前后开始高于美国,而从过去25年来看,与美国基本相同,高于欧洲。与之相关的事实是,日本存在极不合理的人口结构。人口问题正是导致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的原因。
日本的劳动年龄人口以1998年的8726万人为顶峰,到2015年减少至7682万人。在短短17年里减少了1044万人,降幅达12%。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的预测值为7341万人,今后将以每年约0.9%的速度继续减少。也就是说,日本劳动年龄人口的人均产值高于美国和欧洲,但由于人口绝对值减少,经济增长无法摆脱低迷。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可分解为“劳动投入”、“资本投入”、“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三大要素,但在日本,“劳动投入”的贡献度已是负值。所以,日本政府不应一味依赖旨在提供短期刺激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而是应消除在金融和农业等各个部门普遍存在的、一系列难以打破的限制政策,推进结构性改革和市场开放。
中国也面临相似的情况。中国2015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约6.9%,超高速增长已成往事。在笔者看来,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不景气导致需求不足,而是由供给侧制约引发的。中国的劳动人口自2012年到达峰值后下降,“劳动投入”对GDP的贡献度大不如前。另外,随着老龄化加剧,储蓄率将下降,进而导致“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下降。在此背景下,要想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有必要实施依托“技术进步”的供给侧改革。
现在,中国经济的引擎正在从投资向消费转移。在国内,此前的高速经济增长带动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意愿强烈的中产阶层迅速壮大。但是,消费和服务水平的提升跟不上收入增长与消费需求的变化,部分消费流向海外。中国游客在日本的“爆买”、“海淘”反映出消费的高附加值化,中国企业则应对乏力。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60%。”显然,中国领导人已意识到,今后,推进促使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技术水平的供给侧改革,最有助于改善供需错位。
日本经济过度依赖财政和货币政策,结构性改革迟迟没有进展。希望中国能够吸取日本的教训,从长计议,强力推行结构性改革和市场开放等政策。
(作者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教授,兼任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北京事务所课题顾问、日本银行北京事务所客座研究员。)
日经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