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华山论剑

这一周,不仅具有里程碑意义

黄少华 《 青年参考 》( 2015年12月23日   30 版)

    刚刚过去的这一周,对中国汽车行业来说是值得被铭记的一周——周二,在重庆,长安汽车乘用车年产销量突破100万辆,成为国内第五家、也是自主品牌中第一家年产销过百万辆的企业;周五,在芜湖,奇瑞汽车举办了乘用车累计销量突破500万辆的庆祝仪式,这也是自主品牌中第一家做到的。

    这两个数字,在这个年末岁初的盘点季,显得尤为温暖,也让人为之一振。过去几年,自主品牌经历了非常痛苦的低潮期,市场份额节节下滑。从去年开始,通过SUV的强势增长,自主品牌开始反击,11月实现销量83.2万辆,较去年同期上涨30.6%,市场份额提升至39.3%,成功扳回一局。

    正是在自主品牌整体上升的大环境下,才有了长安年产销100万辆和奇瑞累计突破500万辆的“双喜临门”。有人问,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中,这两个事件哪个影响更大?在笔者看来,本来就是携手一起打拼的兄弟企业,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既承上又启下的历史性节点,为什么非要分个高下呢?

    作为自主品牌曾经的“旗手”,奇瑞从1999年迎来第一辆轿车下线,到今天整整经历了16年的风风雨雨,创造过奇迹,也经历过挫折,500万辆的每一个足迹,都见证了自主品牌成长的艰辛和努力。2007年,同样是在芜湖的工厂里,笔者见证了奇瑞第100万辆汽车的下线。当时,奇瑞的年销量就接近40万辆,不仅超过其他自主品牌车企,而且在国内乘用车排行榜中也位列第四。

    因此,在此次奇瑞500万辆的庆祝活动上,有一组数据反复被大家提及,那就是——连续12年销量稳居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连续13年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位。更让人感动的是,江淮汽车前董事长左延安也出现在奇瑞500万辆的庆典上。他说:“奇瑞的两大贡献,一是打破了造轿车的神话,二是让越来越多中国人享受到出行的便利。”

    事实上,作为第一批野蛮生长的自主品牌,无论是奇瑞还是吉利,经历的艰辛都无人能知、无人能懂。从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当年立下的誓言:“干不成、跳长江”,还是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到处“求爷爷告奶奶”以求一纸公告,都是现在的汽车人难以想象的。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努力,中国汽车的价格才能迅速下降,捷达也从最初的近30万元降至如今的8万元。

    这几年来,奇瑞一直在转型的泥潭中苦苦挣扎,销量并不尽如人意。因此,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认为奇瑞16年销售500万辆没有什么值得庆祝的。然而,应该看到的是,这么多年来,奇瑞对研发、技术、品质持之以恒的追求,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降低标准。从今年开始,奇瑞开始再次走上销量和利润正增长的道路,这也该归功于多年来的“坚持”。

    相比之下,长安几乎没有争议,在媒体口碑中可以说是“零差评”。这是因为,与奇瑞以前强、现在弱相比,长安恰恰相反,是以前弱、现在强。长安的强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产品力强,这也是最重要的。无论是逸动、悦翔V7,还是CS35、CS75,都是细分市场的佼佼者。

    第二,产品力强的背后,是强大的研发团队和机制,长安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都超过营业额的5%,而且“千人计划”专家也是所有车企最多的,强大的归属感让研发团队的流失率比较低。

    第三,是市场和公关传播团队的工作也很到位。从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开始,每个人都是“公关专家”,在微博上亲自为消费者排忧解难,树立了很好的口碑。而且,公关团队直接向朱华荣汇报,由此可见公司对传播的重视程度。

    正是这几个因素的叠加,才有了长安乘用车年产销100万辆的好成绩,也才有了长安的好口碑。无论是梳理奇瑞和长安,还是上期大篇幅报道《从博瑞到博越,吉利的成功能否复制》,是因为这几家企业,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下,向人们展示了自主品牌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的潜力。这种生命力和潜力,在合资企业价格下压、井水犯了河水的情况下,使它们可以不再单纯靠价格取胜,而是向中高端发力,挑战合资品牌真正的主场。

    这,好比冬日的暖阳,让每一个汽车人,能够发自内心的微笑。

 

百万辆之后,长安如何规划未来发展?
这一周,不仅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