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辆之后,长安如何规划未来发展?
本报记者 黄少华
《
青年参考
》(
2015年12月23日
30
版)
|
|
|
|
离2016年元旦钟声敲响还有15天,而汽车行业的捷报已经频传。其中,最令人兴奋的莫过于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迎来第100万辆新车的下线仪式,这也标志着,长安成为继上汽通用、南北大众和北京现代之后,第五家乘用车年产过百万辆的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年产销过百万辆的自主乘用车企业。
更值得一提的是,实现乘用车年产销突破百万辆,长安仅用了9年的时间,是国内乘用车年产销破百万辆的最快速度。在此之前,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和北京现代分别用了26年、20年、13年和11年达成年产销百万辆。
在12月15日的下线仪式上,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表示:“长安乘用车实现年产销百万辆的背后是三个坚持:一是坚持研发导向,长安目前拥有5635项技术专利、获得110项科技创新成果奖,连续3届6年位居中国汽车行业研发实力第一;二是坚持产品导向,长安每开发一款车型都会通过3500余项技术控制、进行4500余项实验验证,公司高层会深入产品研发与质量管控过程;三是坚持客服导向,目前长安汽车已拥有1300万用户。”
徐董事长的话高屋建瓴,短短几句,却是长安人近十年如一日的汗水和努力。犹记得长安刚刚开始做乘用车的时候,包括杰勋在内的几款产品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同,之后,长安开始反思——走逆向开发的道路,永远只能跟着别人走,无法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长安招兵买马,引进了很多外来的专家,成为国内拥有“千人计划”专家最多的汽车企业,并构建了“五国九地”的研发基地,每年的研发投入在销售总收入中的占比都超过5%。
正是在研发上持之以恒的投入,才使得长安在近几年开始发力。从逸动开始,长安的产品力有了很大提升,在市场上叫好又叫座,今年前11个月的销量就已突破16万辆。在增速最快的SUV市场,CS35和CS75双双跻身销量排行榜前十。其中,CS75在11月的销量更是突破两万辆,达到20812辆;此外,在MPV市场,长安欧诺前11个月也取得了13.3万辆的好成绩,位居自主MPV市场第一阵营。
在轿车、SUV和MPV三大板块的共同作用下,今年前11个月,长安共销售汽车253.2万辆,同比增长达8.4%。其中,中国品牌汽车销售142.7万辆,同比增长达11.5%,连续8年排名中国品牌汽车第一;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达到93万辆,同比增长30.3%,在中国品牌狭义乘用车市场排名第一。
销量增长的同时,长安的产品消费结构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据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介绍,目前购买长安的用户中,有37%是从合资品牌转移过来的。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提升现有这些消费者的满意度,长安在客户服务和用户黏性上也做了很多努力。
比如针对逸动,长安多年来一直通过举办“逸动城市任务”,让消费者感受不一样的驾驶体验和逸动的进步,参与者一方面可以感受到逸动优异的产品品质,另一方面还能够了解到长安汽车的研发实力,以及全球研发布局,对企业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针对CS系列,长安持续举办“星空之旅”活动,一方面能体现CS系列产品的通过性能和安全性,一方面形成特有的品牌归属感。
在此基础上,上个月,长安举办了“全球粉丝大会”,希望通过粉丝文化和粉丝传播,更好地提升长安的品牌影响力。长安汽车品牌公关部部长杨大勇告诉记者,长安汽车建立了大量用户调查的组织结构,还在全国设立了十多个用户调查中心。每年数十场用户调研会,把大量的用户诉求变成开发语言,以引导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因此,长安的发展与消费者是分不开的。
此外,新能源汽车也是长安在实现百万辆目标后,将着力打造的一个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最新下线的第100万辆汽车正是逸动EV,这可以说代表了长安对未来的期许。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长安就正式对外发布了“新能源战略”,并上市了首款纯电动车——逸动EV。
“长安计划向新能源汽车投入180亿元,规划34款车型,实现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累计达到40万辆的目标。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比例约为10%。”朱华荣告诉记者,与其他自主品牌企业相比,长安汽车的新能源汽车战略是稳健的。“稳健的步伐不意味着保守,这一战略符合我们对产业规律的判断。”
记得不久前在与朱华荣沟通的时候,对外界的褒奖,他一如既往地谦逊、冷静,表示:长安现在还不够强大,如果自主品牌乘用车没有达到年销200万辆以上,就称不上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企业。
这就是长安,不冒进,永远根据自己的节奏,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而如果能坚持这样的风格不动摇,那么,年销200万辆、300万辆的愿景也不会太遥远。
离2016年元旦钟声敲响还有15天,而汽车行业的捷报已经频传。其中,最令人兴奋的莫过于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迎来第100万辆新车的下线仪式,这也标志着,长安成为继上汽通用、南北大众和北京现代之后,第五家乘用车年产过百万辆的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年产销过百万辆的自主乘用车企业。
更值得一提的是,实现乘用车年产销突破百万辆,长安仅用了9年的时间,是国内乘用车年产销破百万辆的最快速度。在此之前,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和北京现代分别用了26年、20年、13年和11年达成年产销百万辆。
在12月15日的下线仪式上,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表示:“长安乘用车实现年产销百万辆的背后是三个坚持:一是坚持研发导向,长安目前拥有5635项技术专利、获得110项科技创新成果奖,连续3届6年位居中国汽车行业研发实力第一;二是坚持产品导向,长安每开发一款车型都会通过3500余项技术控制、进行4500余项实验验证,公司高层会深入产品研发与质量管控过程;三是坚持客服导向,目前长安汽车已拥有1300万用户。”
徐董事长的话高屋建瓴,短短几句,却是长安人近十年如一日的汗水和努力。犹记得长安刚刚开始做乘用车的时候,包括杰勋在内的几款产品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同,之后,长安开始反思——走逆向开发的道路,永远只能跟着别人走,无法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长安招兵买马,引进了很多外来的专家,成为国内拥有“千人计划”专家最多的汽车企业,并构建了“五国九地”的研发基地,每年的研发投入在销售总收入中的占比都超过5%。
正是在研发上持之以恒的投入,才使得长安在近几年开始发力。从逸动开始,长安的产品力有了很大提升,在市场上叫好又叫座,今年前11个月的销量就已突破16万辆。在增速最快的SUV市场,CS35和CS75双双跻身销量排行榜前十。其中,CS75在11月的销量更是突破两万辆,达到20812辆;此外,在MPV市场,长安欧诺前11个月也取得了13.3万辆的好成绩,位居自主MPV市场第一阵营。
在轿车、SUV和MPV三大板块的共同作用下,今年前11个月,长安共销售汽车253.2万辆,同比增长达8.4%。其中,中国品牌汽车销售142.7万辆,同比增长达11.5%,连续8年排名中国品牌汽车第一;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达到93万辆,同比增长30.3%,在中国品牌狭义乘用车市场排名第一。
销量增长的同时,长安的产品消费结构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据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介绍,目前购买长安的用户中,有37%是从合资品牌转移过来的。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提升现有这些消费者的满意度,长安在客户服务和用户黏性上也做了很多努力。
比如针对逸动,长安多年来一直通过举办“逸动城市任务”,让消费者感受不一样的驾驶体验和逸动的进步,参与者一方面可以感受到逸动优异的产品品质,另一方面还能够了解到长安汽车的研发实力,以及全球研发布局,对企业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针对CS系列,长安持续举办“星空之旅”活动,一方面能体现CS系列产品的通过性能和安全性,一方面形成特有的品牌归属感。
在此基础上,上个月,长安举办了“全球粉丝大会”,希望通过粉丝文化和粉丝传播,更好地提升长安的品牌影响力。长安汽车品牌公关部部长杨大勇告诉记者,长安汽车建立了大量用户调查的组织结构,还在全国设立了十多个用户调查中心。每年数十场用户调研会,把大量的用户诉求变成开发语言,以引导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因此,长安的发展与消费者是分不开的。
此外,新能源汽车也是长安在实现百万辆目标后,将着力打造的一个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最新下线的第100万辆汽车正是逸动EV,这可以说代表了长安对未来的期许。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长安就正式对外发布了“新能源战略”,并上市了首款纯电动车——逸动EV。
“长安计划向新能源汽车投入180亿元,规划34款车型,实现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累计达到40万辆的目标。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比例约为10%。”朱华荣告诉记者,与其他自主品牌企业相比,长安汽车的新能源汽车战略是稳健的。“稳健的步伐不意味着保守,这一战略符合我们对产业规律的判断。”
记得不久前在与朱华荣沟通的时候,对外界的褒奖,他一如既往地谦逊、冷静,表示:长安现在还不够强大,如果自主品牌乘用车没有达到年销200万辆以上,就称不上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企业。
这就是长安,不冒进,永远根据自己的节奏,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而如果能坚持这样的风格不动摇,那么,年销200万辆、300万辆的愿景也不会太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