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美国对台军售渐成“鸡肋”

作者 袁野 《 青年参考 》( 2015年12月23日   02 版)

    随着海峡两岸实力差距不断拉大,可供美方在台海问题上着力的议题越来越少。就对台军售来说,它曾经拥有的军事意义、战略意义消失无踪,未来将愈发成为“鸡肋”。

    12月17日,总计18.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8.58亿元)的美国对台军售在各方意料之中登场了,奥巴马和他的前任小布什一样,给台湾当局留下了“临别赠礼”。既要考虑国内鹰派的催促,又要顾虑中国大陆的反应;既不能给人以“为‘台独’背书”的印象,又要牵制两岸和平进程……本届美国政府处心积虑地算计出了一个“窗口期”并一口气推出一揽子军售方案,可谓用心良苦。

    美国对台军售事关中国核心利益,一直是中美关系的巨大症结,甚至可以说是两国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之一。当年,中美建交后不久就为此进行了长时间的外交拉锯,中方不惜以外交关系降级为筹码,才促成了《中美“八·一七”联合公报》。

    此后30余年间,华盛顿却一直以《对台湾关系法》这一国内法为借口,继续对台湾当局提供“必要的防卫性武器及服务”,还自夸这样做“有利于台海的稳定与安全”。于是,种种美制武器纷纷入台,在帮助美国军火商狠赚一笔的同时,把小小的岛屿武装成了刺猬:“基德”级驱逐舰、“爱国者”导弹、F-16战斗机、E-2预警机、P-3反潜机、“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名单还会不断变长,美国的一手“平衡牌”打得风生水起。

    美国对台军售曾给中国大陆带来不愉快的回忆。上世纪90年代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台军凭借先进武器对大陆保持了某种不对称优势,解放军的海空力量不足,几十万陆军不得不以血肉之躯作为威慑“台独”的基石。1996年台海危机期间,美国派遣两个航母战斗群直抵台湾海峡,被视为对中方的挑衅。然而回首看来,正是这次危机和1999年的南联盟“炸馆”事件,加速了中国军事战略的转变,促使中国在军事现代化的道路上奋起直追。

    如今,中国大陆的军事实力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无论是质还是量,解放军都对台军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甚至已经具备了在特定区域内和美军掰手腕的实力,中国的海空力量已经将军事斗争的舞台从黄海、东海外推到南海,未来会进一步向外扩展。

    反观台军,素质下降、军心动摇,曾经的技术优势荡然无存。双方在人员素质、装备性能方面的差距不断拉大。按照台军在“汉光军演”中的估计,一旦台海局势生变,留给他们“固守待援”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周。前不久,马英九在“习马会”上提出要“降低敌对状态,和平处理争端”,显示出台湾当局对两岸实力格局的现实判断。

    回到美国对台军售上来,既然美方宣称“对台武器销售是美国历来6届政府一项长期、连贯的政策”,认为对台军售是公开、常态化的,那么,中国大陆应该会保持“斗而不破”,继续苦练内功。事实上,无论美国和台湾当局如何评论最新一轮军售,都改变不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海峡两岸军事力量对比的天平,已经难以逆转地偏向中国大陆这一边。

    除了对台军售这张牌,可供美方在台海问题上着力的议题越来越少。世易时移,这张牌对华盛顿的价值持续降低,它曾经拥有的军事意义、战略意义逐渐消失无踪,只剩下些许政治意义,未来将愈发成为“鸡肋”。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研究生

 

美国对台军售渐成“鸡肋”
特朗普:言论越过火,支持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