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亦马:在不同之外看到相同
北京大学 潜硕
《
青年参考
》(
2015年10月28日
11
版)
|
游客与街头艺术家。潜硕摄 |
|
代表团成员访问威尔士国民议会。本报记者 戴长澜摄 |
来到伦敦的首项行程便是挤地铁,伦敦市政交通十分发达,在早晚高峰时期,地铁拥挤程度与北京一、二号线并无二致。与北京不同的是,伦敦地铁里的男士们大都西装笔挺,女士们着装也十分考究,几乎人手一本书或者一份报纸——就算是玩手机的低头族,手机屏幕上显示的也大都是电子读物。我早就对西方人在地铁里惜时如金的低头阅读有所耳闻,但“实地考察”的结果着实让我吃惊不小,一句和同学们平时在国内调侃的话语不由自主地到了嘴边:毕竟是发达国家……
痛定思痛之后,我决定不给祖国人民拖后腿:背包里没书不打紧,手机里面有存货就行。然而,云盘里存的小书怎么都下不下来,后来发现是信号不行;辗转了几条地铁线路,转战了多个数据网络,仍然无果,只好作罢。我还没来得及愤愤然,同行的英国朋友以略带调侃的语气问我,你知道为什么我们都在地铁上读书么?我刚要开口,他耸耸肩:“因为我们地铁里手机没信号,是不是挺落后?”
不是欣喜,不是庆幸,但的确,有那么一瞬间我突然觉得眼前一片豁然,好像一头扎进了清凉的泉水。当然,我在这里想强调的,并不是发达国家不过如此——毕竟人家国家人均阅读量仍远远领先我国——我想说的是,我们对他们的认识仅此而已——很多情况下,我们将其立为标杆,却忘了即便在晴空万里的艳阳天下,他们的背后也是影子。
不过或许这种现象也应该被理解,昆虫尚有趋光性,何况人类。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文明存在之必要性的有力佐证——知识授人以明辨是非,逻辑教人以格物穷理。
但是,仅仅有了知识和逻辑是不够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本能反映的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英国BBC纪录片《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引爆的有关中英教育的讨论可能在中国受到了更大关注,我们或力挺、或扼腕,却忽视了一个简单但十分重要的信息——片中学生所在学校并不具有代表性(实际上据此行英方学生称,该学校教学实力较差,根本无法跟同类中国高中相提并论),这恰恰违背了科学调查中“控制变量法”的基本要义。
而无论之前是基于什么原因造成了隔阂和误解,通过这几天和英国朋友的交流和互动,正式场合抑或私下,我们对彼此国家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我们谈论政治、谈论经济,我们在相互交流中聊各自喜欢的电影和体育明星;对于对方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我们从互相了解,逐渐变为互相理解。我开始反省,因为英国学生的视野比我原先所预想的更宽广、更辽阔;而英国的朋友们也坦承,“实际上我们有很多共同点,并没有很大的不同”。
我想起一个故事,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公孙龙因为通关受阻,曾与关吏有过一场经典而又精彩的辩论。关吏说“人可过,马不能过”,公孙龙诡辩回答:白马其实不是马,因为“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最后说得关吏哑口无言,只好连人带马放行。公孙龙对概念的偷梁换柱,帮助他顺利通关。
结合本次英国之行,我对这个有趣的战国故事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其实,白马本亦马,无非色不同!我们此次踏访英国,行前总认为西方在诸多方面比我们先进,西方学生的水平也一定比我们高深。这种“自我限定”的思想,如同白马被公孙龙生生割裂成“白”和“马”一样,是将自己进行了“自我割裂”。其实,我们与西方学生在很多方面是一样的,无论思想还是认识,无论学识还是勇气,都没有太大的不同。我们应该在不同之外,也能看到相同。
看得见的光,看不见的影;看得见光鲜,看不见的隐忍;看得见的气势如虹,看不见的千篇一律。有的时候,无论学识高低、经验深浅,我们难免会因为“错识”这一局限,最终约束了自己。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一个转身、一次深刻自省,就可能会拨云见日——入乎其内,固能写之,但终究难逃当局者迷的困境;出乎其外,方能观之,也才会深邃高致。
来到伦敦的首项行程便是挤地铁,伦敦市政交通十分发达,在早晚高峰时期,地铁拥挤程度与北京一、二号线并无二致。与北京不同的是,伦敦地铁里的男士们大都西装笔挺,女士们着装也十分考究,几乎人手一本书或者一份报纸——就算是玩手机的低头族,手机屏幕上显示的也大都是电子读物。我早就对西方人在地铁里惜时如金的低头阅读有所耳闻,但“实地考察”的结果着实让我吃惊不小,一句和同学们平时在国内调侃的话语不由自主地到了嘴边:毕竟是发达国家……
痛定思痛之后,我决定不给祖国人民拖后腿:背包里没书不打紧,手机里面有存货就行。然而,云盘里存的小书怎么都下不下来,后来发现是信号不行;辗转了几条地铁线路,转战了多个数据网络,仍然无果,只好作罢。我还没来得及愤愤然,同行的英国朋友以略带调侃的语气问我,你知道为什么我们都在地铁上读书么?我刚要开口,他耸耸肩:“因为我们地铁里手机没信号,是不是挺落后?”
不是欣喜,不是庆幸,但的确,有那么一瞬间我突然觉得眼前一片豁然,好像一头扎进了清凉的泉水。当然,我在这里想强调的,并不是发达国家不过如此——毕竟人家国家人均阅读量仍远远领先我国——我想说的是,我们对他们的认识仅此而已——很多情况下,我们将其立为标杆,却忘了即便在晴空万里的艳阳天下,他们的背后也是影子。
不过或许这种现象也应该被理解,昆虫尚有趋光性,何况人类。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文明存在之必要性的有力佐证——知识授人以明辨是非,逻辑教人以格物穷理。
但是,仅仅有了知识和逻辑是不够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本能反映的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英国BBC纪录片《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引爆的有关中英教育的讨论可能在中国受到了更大关注,我们或力挺、或扼腕,却忽视了一个简单但十分重要的信息——片中学生所在学校并不具有代表性(实际上据此行英方学生称,该学校教学实力较差,根本无法跟同类中国高中相提并论),这恰恰违背了科学调查中“控制变量法”的基本要义。
而无论之前是基于什么原因造成了隔阂和误解,通过这几天和英国朋友的交流和互动,正式场合抑或私下,我们对彼此国家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我们谈论政治、谈论经济,我们在相互交流中聊各自喜欢的电影和体育明星;对于对方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我们从互相了解,逐渐变为互相理解。我开始反省,因为英国学生的视野比我原先所预想的更宽广、更辽阔;而英国的朋友们也坦承,“实际上我们有很多共同点,并没有很大的不同”。
我想起一个故事,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公孙龙因为通关受阻,曾与关吏有过一场经典而又精彩的辩论。关吏说“人可过,马不能过”,公孙龙诡辩回答:白马其实不是马,因为“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最后说得关吏哑口无言,只好连人带马放行。公孙龙对概念的偷梁换柱,帮助他顺利通关。
结合本次英国之行,我对这个有趣的战国故事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其实,白马本亦马,无非色不同!我们此次踏访英国,行前总认为西方在诸多方面比我们先进,西方学生的水平也一定比我们高深。这种“自我限定”的思想,如同白马被公孙龙生生割裂成“白”和“马”一样,是将自己进行了“自我割裂”。其实,我们与西方学生在很多方面是一样的,无论思想还是认识,无论学识还是勇气,都没有太大的不同。我们应该在不同之外,也能看到相同。
看得见的光,看不见的影;看得见光鲜,看不见的隐忍;看得见的气势如虹,看不见的千篇一律。有的时候,无论学识高低、经验深浅,我们难免会因为“错识”这一局限,最终约束了自己。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一个转身、一次深刻自省,就可能会拨云见日——入乎其内,固能写之,但终究难逃当局者迷的困境;出乎其外,方能观之,也才会深邃高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