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和规划同等重要
享受“运动零食”,让运动融入生活
作者 [美] 简·E·布罗迪 编译 书畅
《
青年参考
》(
2015年08月12日
23
版)
美国健康专家指出,避免功利主义动机、制定可持续的计划并在实行中灵活变通,有助于让那些认为自己不适合体育锻炼的人学会享受运动,使之融入日常生活。
--------------------------------------------------------------------------
我想在第二天早上放弃原本每天都要进行的游泳,因为,我已经与朋友一起走了3英里(约合4800米),还牵着爱犬到公园里,让它锻炼了好一会儿。老实说,我挺累的了,背部又酸又疼,这还不算,我还有一篇专栏文章要写,一大堆家务事要做。
不过,我转念一想,按以往的经验,如果再游上40分钟,感觉一定会更好。于是,我第二天还是奔向了泳池,而且也的确感觉更好——不仅精力得到了恢复,更有工作的劲头,头脑清醒了许多,而且在处理日常琐事时比之前更加得心应手。
密歇根大学运动、健康研究与政策中心主任米歇尔·西格应该会欣赏我的健身理念。她一直在引导人们保持有规律的锻炼习惯,这也是她在新书《不用费劲:简单的运动科学带给你一生的健康》中阐释的主题。西格的研究表明,即使是那些不爱锻炼或者老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难以持之以恒的人,都可以学会享受运动,使之融入日常生活。
近日,西格博士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提到:“在忙忙碌碌的一生中,大部分人进行锻炼时,健康并不是他们最优先考虑的。”这话乍一听有些违反常理——锻炼,不就是为了健康吗?但统计数据显示,那些一心想着减肥和提高抵抗力的中青年人,花在运动上的时间反而较少;对335名年龄在60岁至95岁的男女进行的调研表明,老年人同样如此。
西格和同事发现,人们进行体育锻炼,最想“立即得到”的回报是改进生活质量,比如有更充沛的精力、更好的心情、更少的压力、更多机会与朋友和家人相处……
就此,西格在书中描述了一些锻炼策略,旨在让那些不爱动的人动起来,克服以前失败的负面影响,让他们远离把锻炼当惩罚而非乐趣的消极心态。
部分专家声称,每天至少应当连续运动半小时。西格博士倒不这么教条,她的理念是“随时随地,一切都行”,比如走楼梯而不是乘电梯,在花园里除草,没事跳跳舞等,这些日常活动都有积极效果。她写道:“我们应该利用任何机会来运动,机会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她用吃零食来打比方:人们喜欢零食,不知不觉中就摄入了热量;运动也是一样,一点一滴的运动,积累起来就对身体有益,这就是所谓的“运动零食”。
西格把这样的策略比作“美国31号冰淇淋”(Baskin-Robbins’s 31)添加的香料:“你有多种选择,你今天感觉想做什么,就把你喜欢的‘香料’(锻炼方式)加进自己的日程表,只要感觉此时此刻喜欢就行。”这样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并巩固热爱运动的积极心态。
她的另一个代表性观点是:“如果因为要为他人服务而不优先照顾自己,我们的精力就无法得到补充。如果精力耗竭,我们服务于他人或者做事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这就是所谓的“自我照顾悖论”。她写道:“你把更多精力用于照顾自己,就有会更多精力做其他事情。”因此,务必把锻炼视为活力之源。“什么能够维持我们,我们就维持什么。”
有人觉得,自己老是去运动场或健身房,免不了会怠慢家人。面对有这种想法的人,西格建议他们把家人叫去一起锻炼,这样就一举两得了。
我和我兄弟年幼的时候,父亲带我们一起去散步。我们上小学前,他教会了我们游泳,使得我们一生都觉得在水中嬉闹是种享受。如今,我们俩都已经70多岁了,愈发感激体育运动给我们带来的一切。我们无法锻炼时,就会感觉身体像一块没烧透的木炭一样。
即使是最有毅力的人,也要通过制定严格的锻炼计划来约束自己,以防半途而废。有些人急于求成,一旦无法坚持,就会自暴自弃。西格就此建议说,制定计划时,要设定一个“学习目标”,就是说要学会灵活变通,如有必要,不妨适当减少一些运动量。
一旦设定了长期目标,就要尽量保持连续性。即便繁忙的工作和家事妨碍了计划的落实,也不要轻易将后者推倒重来;每天哪怕运动10分钟、20分钟,也胜于不做任何运动。
在日常锻炼中预见可能遭遇的挑战也对你有利,要活用“假设的”锻炼方法。具体来说,如果下班后感觉太累,不想去体育馆,那就找一个你喜欢的项目来代替,如独自在落日余晖中散步,跟朋友、家人、宠物一起去逛街。你也可以选择早些入眠,第二天早起半小时,在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你处理前,舒展筋骨。
美国《纽约时报》
美国健康专家指出,避免功利主义动机、制定可持续的计划并在实行中灵活变通,有助于让那些认为自己不适合体育锻炼的人学会享受运动,使之融入日常生活。
--------------------------------------------------------------------------
我想在第二天早上放弃原本每天都要进行的游泳,因为,我已经与朋友一起走了3英里(约合4800米),还牵着爱犬到公园里,让它锻炼了好一会儿。老实说,我挺累的了,背部又酸又疼,这还不算,我还有一篇专栏文章要写,一大堆家务事要做。
不过,我转念一想,按以往的经验,如果再游上40分钟,感觉一定会更好。于是,我第二天还是奔向了泳池,而且也的确感觉更好——不仅精力得到了恢复,更有工作的劲头,头脑清醒了许多,而且在处理日常琐事时比之前更加得心应手。
密歇根大学运动、健康研究与政策中心主任米歇尔·西格应该会欣赏我的健身理念。她一直在引导人们保持有规律的锻炼习惯,这也是她在新书《不用费劲:简单的运动科学带给你一生的健康》中阐释的主题。西格的研究表明,即使是那些不爱锻炼或者老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难以持之以恒的人,都可以学会享受运动,使之融入日常生活。
近日,西格博士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提到:“在忙忙碌碌的一生中,大部分人进行锻炼时,健康并不是他们最优先考虑的。”这话乍一听有些违反常理——锻炼,不就是为了健康吗?但统计数据显示,那些一心想着减肥和提高抵抗力的中青年人,花在运动上的时间反而较少;对335名年龄在60岁至95岁的男女进行的调研表明,老年人同样如此。
西格和同事发现,人们进行体育锻炼,最想“立即得到”的回报是改进生活质量,比如有更充沛的精力、更好的心情、更少的压力、更多机会与朋友和家人相处……
就此,西格在书中描述了一些锻炼策略,旨在让那些不爱动的人动起来,克服以前失败的负面影响,让他们远离把锻炼当惩罚而非乐趣的消极心态。
部分专家声称,每天至少应当连续运动半小时。西格博士倒不这么教条,她的理念是“随时随地,一切都行”,比如走楼梯而不是乘电梯,在花园里除草,没事跳跳舞等,这些日常活动都有积极效果。她写道:“我们应该利用任何机会来运动,机会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她用吃零食来打比方:人们喜欢零食,不知不觉中就摄入了热量;运动也是一样,一点一滴的运动,积累起来就对身体有益,这就是所谓的“运动零食”。
西格把这样的策略比作“美国31号冰淇淋”(Baskin-Robbins’s 31)添加的香料:“你有多种选择,你今天感觉想做什么,就把你喜欢的‘香料’(锻炼方式)加进自己的日程表,只要感觉此时此刻喜欢就行。”这样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并巩固热爱运动的积极心态。
她的另一个代表性观点是:“如果因为要为他人服务而不优先照顾自己,我们的精力就无法得到补充。如果精力耗竭,我们服务于他人或者做事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这就是所谓的“自我照顾悖论”。她写道:“你把更多精力用于照顾自己,就有会更多精力做其他事情。”因此,务必把锻炼视为活力之源。“什么能够维持我们,我们就维持什么。”
有人觉得,自己老是去运动场或健身房,免不了会怠慢家人。面对有这种想法的人,西格建议他们把家人叫去一起锻炼,这样就一举两得了。
我和我兄弟年幼的时候,父亲带我们一起去散步。我们上小学前,他教会了我们游泳,使得我们一生都觉得在水中嬉闹是种享受。如今,我们俩都已经70多岁了,愈发感激体育运动给我们带来的一切。我们无法锻炼时,就会感觉身体像一块没烧透的木炭一样。
即使是最有毅力的人,也要通过制定严格的锻炼计划来约束自己,以防半途而废。有些人急于求成,一旦无法坚持,就会自暴自弃。西格就此建议说,制定计划时,要设定一个“学习目标”,就是说要学会灵活变通,如有必要,不妨适当减少一些运动量。
一旦设定了长期目标,就要尽量保持连续性。即便繁忙的工作和家事妨碍了计划的落实,也不要轻易将后者推倒重来;每天哪怕运动10分钟、20分钟,也胜于不做任何运动。
在日常锻炼中预见可能遭遇的挑战也对你有利,要活用“假设的”锻炼方法。具体来说,如果下班后感觉太累,不想去体育馆,那就找一个你喜欢的项目来代替,如独自在落日余晖中散步,跟朋友、家人、宠物一起去逛街。你也可以选择早些入眠,第二天早起半小时,在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你处理前,舒展筋骨。
美国《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