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4月1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五大车企拼“官降” 车市风声鹤唳

陈楚 《 青年参考 》( 2015年04月15日   29 版)

    犹记得2004年北京车展之后,南北大众联手对旗下产品进行官方降价,引发了车市的大变动。历史惊人的相似,时隔11年,由上海大众打响的“官降潮”,再次震动了车市。

    4月6日,占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近9%的上海大众,打出了“价给你 我愿意”的口号,下调了POLO和途安两系列车型的官方售价,其他热销产品也给出了不同程度的优惠。

    一石激起千层浪。截止4月14日,包括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也分别以购车免税、贷款免息、钜惠活动和现金减负的方式,实现了“官方降价”。其中,长安福特和北京现代以“税你没商量”和“从现‘贷’到未来”的双关广告语,与上海大众叫板。至此,中国乘用车销量榜单前十名的合资企业,已经有五家投身价格战。

    经济下行给车市蒙上阴影

    再把时钟拨回2012年。当时,中国汽车市场也出现过一场“由外而内、从上到下”的价格大战。由于欧债危机,以豪华品牌为主的德国汽车制造商将大量滞销车型转售中国,推倒了当时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多米诺骨牌”,合资企业在“上压下挤”下,被迫降价。

    与3年前不同,新一波中国汽车市场降价潮的发起者换了位置——3年前“被动降价”并能够影响市场定价权的五大合资公司,成了降价的主角。

    卖得最好的车企首先打响价格战的背后,是经济下行压力与产能扩充的双重逼迫。日前,国家信息中心报告预计,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整与分化并存,通货紧缩风险显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为7%左右。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则认为,内需不足将导致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经济增速放缓,必然影响汽车市场。

    中国流通协会秘书长肖政三表示,从去年开始,中国已经有超过一半的汽车经销商无法盈利,直接导致经销商与主机厂关系紧张。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今年1~3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0.16万辆和615.30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3%和3.9%,增幅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3.9和5.3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销售增速不足9%,在合资车企占优势的轿车领域,前3个月产量仅增长2.4%,销售却下降0.4%。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称,今年3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量同比仅增长3%,相比去年同期17%的增速下降较多,尤其是合资品牌走势偏弱。

    “传统销售淡季来临前,企业官方降价是比较少见的,过去,主要是由经销商在终端让利。”有业内人士指出,对经销商来说,这有助于缓解其经营压力。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副总经颜景辉认为,由于消费环境和需求变化,汽车销售出现价格倒挂现象,经销商利益受损最终将影响到汽车企业。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也势必会因此受到最猛烈的冲击。

    降价潮不会让自主品牌溃败

    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这五家参与到价格战的合资企业,均有着百万级的体量,甚至包含中国乘用车第一阵营——南北大众和上海通用这三个年销目标200万辆的巨无霸。这些企业不是刚扩充完产能,就是正在增加在华产能布局,而为了正在发生转变的市场上释放产能,降价促销吸引消费者,保住市场地位自然成为企业的一招关键棋。

    业界对产能过剩不时发出忧虑之声。工信部部长苗圩认为,这有利于市场竞争机制发挥作用。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朱福寿则表示,“新常态”下的中国汽车产能存在结构性过剩。

    就合资企业开始“官方降价”会否冲击自主品牌,汽车行业资深专家贾新光认为,合资汽车公司已经具有规模效应,随着产量提升,成本会逐渐降低。但自主品牌往往一个平台一年就生产几万辆车,成本居高不下,降无可降,可能会受到冲击。

    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黄华琼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自主品牌此时必须稳住阵脚。“自主品牌过去几年玩过的一切,合资品牌也要这么一样样玩过来。只是他们比我们的钱多一点,炮弹足一点,而非被逼到了这个份上。”

    近两年,由于合资企业价格不断下探和原材料、人工等成本不断上升,自主品牌的价格优势开始消失。但令人欣慰的是,吉利博瑞等自主车型已经可以在品质上比肩合资,甚至超越合资品牌产品,并逐渐获得了消费者认可。吉利相关负责人表示,吉利博瑞现在一车难求,其他产品的销售增速也很快。3月,吉利汽车销售4.85万辆,同比增长超过40%。

    因此,即便“河水犯了井水”,自主品牌也不会溃败,只是加速了优胜劣汰和产业升级。

 

五大车企拼“官降” 车市风声鹤唳
逆袭成功:比亚迪S7何以摘得7座SUV销量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