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沙龙”:把学术交流变成下午茶
本报特约撰稿 赵闯 本报记者 沈梦菲
《
青年参考
》(
2015年04月08日
10
版)
|
詹姆斯·莫里斯教授和学生们合影 |
|
詹姆斯·莫里斯教授赠言 |
剑桥大学有个不成文的制度:“来吧,来喝下午茶,不付费。”有人说,到今天为止,这个神来的创意已造就了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这所大学常常安排不同学科的权威教授在学校咖啡屋或茶园一起喝下午茶。在这里,每位教授都可以随意阐述自己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每位教授都可以吸纳其他领域的研究方法,通过互相学习以及知识的组合,产生出大量边缘的学术思想和理论。
据说,一个物理学家和一位历史学家在这样的交谈后得到启示,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
带着剑桥的咖啡馨香,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教授走进清华大学。与他一起喝咖啡、谈笑风生的是清华大学的十几名学生。
他参加的是类似于剑桥大学“下午茶”的活动——清华大学研究生会发起的新型学术讨论活动“微沙龙”。
自2014年5月正式上线以来,类似的主题“微沙龙”已举办了1600多场,参与人数超过8000人次。目前,“微沙龙”覆盖了清华大学所有院系,平均每小时都有一场“微沙龙”被发起,其中,跨学科讨论约占七成。
这种小型沙龙很特别,每次活动只需要一个发起人,不对参与者设限,只要对沙龙的主题感兴趣,所有校内学生和老师都可参与。依托微信公众平台,沙龙的发起便捷易行,随时产生想法即可随时发起活动,两小时后,发起人就可以和伙伴们在咖啡厅边喝咖啡边讨论学术问题了。当参与人数超过3人时,系统会自动给参加者发放二维码消费券,用于在指定的咖啡厅消费。
在清华大学,可供举办“微沙龙”的地点有人文社科图书馆G层的安家小厨、荷塘月色咖啡厅、澜咖啡、新林院8号咖啡厅、蒙民伟科技楼博岛咖啡厅和独峰书院咖啡厅等。
活动为何叫“微沙龙”?首先,每场讨论的规模不大,为了保证讨论的充分性,参与人数被限制在3人至10人之间;其次,活动信息的发布与学术伙伴的征集都基于微信平台,通过微信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发布学术话题、寻觅学术伙伴,相约在校内咖啡馆展开讨论。
“微沙龙”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运行。为了保障真实、透明,只有通过校内电子身份认证的师生才能发布沙龙主题。沙龙的详细信息将被发布在平台上并对外推送,任何学生都可以浏览并报名参加感兴趣的话题。依托庞大的微信用户群,沙龙发起人能够尽可能多地找到研究兴趣相投的学术伙伴,实现“线下不见面、线上有交集”的信息化交流。只要产生了交流的想法,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起活动。
微信平台为“微沙龙”的发起和召集创造了便利条件,但真正精彩的还是线下的学术讨论。
“针对同一个主题,当不同学科的同学聚在一起讨论时,很多新想法会被激发出来,思维的碰撞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每个人都能有所收获。”组织者们这样描述着创办“微沙龙”的初衷,“这些收获才是‘微沙龙’的精华所在。”
线上牵线搭桥,线下深入交流,正是这种线上加线下的模式,赋予了“微沙龙”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参与者。如果说传统的线下学术讲座和沙龙停留在学术1.0时代,学术讨论的线上网络化已步入学术2.0时代,那么“微沙龙”的创新将引领学生们走进学术3.0时代。
受益于“微沙龙”的学生绝非少数,“微沙龙”影响着清华学生的科研习惯。以往遇到跨学科问题时,许多学生会求助于“百度”等网络搜索引擎,而不愿和一些精通该领域的学生交流,“微沙龙”正在逐渐改变这种习惯。
剑桥大学有个不成文的制度:“来吧,来喝下午茶,不付费。”有人说,到今天为止,这个神来的创意已造就了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这所大学常常安排不同学科的权威教授在学校咖啡屋或茶园一起喝下午茶。在这里,每位教授都可以随意阐述自己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每位教授都可以吸纳其他领域的研究方法,通过互相学习以及知识的组合,产生出大量边缘的学术思想和理论。
据说,一个物理学家和一位历史学家在这样的交谈后得到启示,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
带着剑桥的咖啡馨香,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教授走进清华大学。与他一起喝咖啡、谈笑风生的是清华大学的十几名学生。
他参加的是类似于剑桥大学“下午茶”的活动——清华大学研究生会发起的新型学术讨论活动“微沙龙”。
自2014年5月正式上线以来,类似的主题“微沙龙”已举办了1600多场,参与人数超过8000人次。目前,“微沙龙”覆盖了清华大学所有院系,平均每小时都有一场“微沙龙”被发起,其中,跨学科讨论约占七成。
这种小型沙龙很特别,每次活动只需要一个发起人,不对参与者设限,只要对沙龙的主题感兴趣,所有校内学生和老师都可参与。依托微信公众平台,沙龙的发起便捷易行,随时产生想法即可随时发起活动,两小时后,发起人就可以和伙伴们在咖啡厅边喝咖啡边讨论学术问题了。当参与人数超过3人时,系统会自动给参加者发放二维码消费券,用于在指定的咖啡厅消费。
在清华大学,可供举办“微沙龙”的地点有人文社科图书馆G层的安家小厨、荷塘月色咖啡厅、澜咖啡、新林院8号咖啡厅、蒙民伟科技楼博岛咖啡厅和独峰书院咖啡厅等。
活动为何叫“微沙龙”?首先,每场讨论的规模不大,为了保证讨论的充分性,参与人数被限制在3人至10人之间;其次,活动信息的发布与学术伙伴的征集都基于微信平台,通过微信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发布学术话题、寻觅学术伙伴,相约在校内咖啡馆展开讨论。
“微沙龙”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运行。为了保障真实、透明,只有通过校内电子身份认证的师生才能发布沙龙主题。沙龙的详细信息将被发布在平台上并对外推送,任何学生都可以浏览并报名参加感兴趣的话题。依托庞大的微信用户群,沙龙发起人能够尽可能多地找到研究兴趣相投的学术伙伴,实现“线下不见面、线上有交集”的信息化交流。只要产生了交流的想法,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起活动。
微信平台为“微沙龙”的发起和召集创造了便利条件,但真正精彩的还是线下的学术讨论。
“针对同一个主题,当不同学科的同学聚在一起讨论时,很多新想法会被激发出来,思维的碰撞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每个人都能有所收获。”组织者们这样描述着创办“微沙龙”的初衷,“这些收获才是‘微沙龙’的精华所在。”
线上牵线搭桥,线下深入交流,正是这种线上加线下的模式,赋予了“微沙龙”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参与者。如果说传统的线下学术讲座和沙龙停留在学术1.0时代,学术讨论的线上网络化已步入学术2.0时代,那么“微沙龙”的创新将引领学生们走进学术3.0时代。
受益于“微沙龙”的学生绝非少数,“微沙龙”影响着清华学生的科研习惯。以往遇到跨学科问题时,许多学生会求助于“百度”等网络搜索引擎,而不愿和一些精通该领域的学生交流,“微沙龙”正在逐渐改变这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