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4月0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FIFA高管自曝薪酬有多难

本报特约撰稿 随风 《 青年参考 》( 2015年04月01日   22 版)

    (设计台词)布拉特:“我的工资是保密事项。”

    国际足联最新公布的财务报告披露了其薪酬制订机制的细节。然而,考虑到该组织就若干“大人物”的收入情况语焉不详,该报告对提升其透明度的作用有限。


    作为体坛巨无霸,国际足联(FIFA)的财务透明度一直饱受攻讦。即便它在3月下旬公布了一份长达156页的财务报告,舆论的口风也没有好转多少——“眼光毒辣”的外媒纷纷指出,这份报告看似卷轶浩繁,却在人们关注的“高级官员收入”一项上打了折扣。

    近些年,有关FIFA领导层腐败和受贿的消息不时掀起波澜,虽然其中多数都被大事化小,但还是让各种“黑幕论”大行其道。丑闻让FIFA形象受损的同时,也对该组织与赞助商的关系构成了负面影响——去年年底,已有包括阿联酋航空在内的多家赞助商“跑路”。

    通读FIFA于3月20日公布的财务报告,人们可以发现,包括主席布拉特在内的高官的具体薪资依然是个谜。报告只是泛泛地提到,2014年,FIFA向被描述为“关键管理人员”的团队支付了总计3660万美元的费用。除了正在冲击第5个任期的布拉特,该核心团队成员还涵盖共计25人的执行委员会、5人的财务委员会,及13名分管具体事务的高级经理。

    或许是意识到自身公信力不足,FIFA此次相对详细地解释了其高层员工的定薪机制——由一个3人组成的子委员会制定薪酬标准,算是报告中为数不多的亮点。问题在于,这个3人小组内出现了FIFA副主席伊萨·哈亚图的名字,此君曾在多起贿赂传闻中“中枪”。

    FIFA声称,为了让薪资标准更科学,充分比较其高管工资与同行的差距,该委员会问计于人力资源公司。需要指出的是,FIFA名义上是非营利机构,但被其纳入“参照系”的只有两类营利单位:品牌知名度与FIFA相当的全球著名企业,以及收入与FIFA类似的公司。另有官方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4年,FIFA累计进账57.2亿美元。

    丹尼尔·波罗奇奥夫是“慈善监察”组织的主席,专长是评鉴慈善组织的捐款使用效率。在他看来,为留住人才,非营利组织参照营利公司设置薪资标准并不罕见;但具体到FIFA这里,其执委会来自国际足联内部和各大洲足联的代表,应当不存在为引进人才竞争的问题。

    当然,如果以非营利组织为参考对象,FIFA的薪资机制可能会变得更没头绪:国际奥委会负责人不领薪水,而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理事长去年拿了3500万美元。

    无论如何,让FIFA薪酬委员会独自掌管制定薪酬标准的权力,这样的制度设计明显欠妥。波罗奇奥夫认为,在最低限度下,执行委员会也应有权审查并决定主席的薪水。

    一个名为“Ethos”的瑞士基金会,也就薪酬事宜为FIFA提供了建议。该基金会主张,薪酬应以包括奖金在内的多种形式发放,但可变薪酬应当受到限制。按照FIFA的自述,其在2013年给一些高管支付的就是可变薪酬,去年则完全取消了这种发薪方式。

    FIFA自曝家丑,是为了向外界展现自身寻求改变的意愿。然而,有多少人会买账?情况未必乐观。美国体育评论员本·沃尔什的分析颇为尖刻,“从中(指取消可变薪酬)不难看出,FIFA并不喜欢用直接公开的方式增强自身的透明度,而只是把一些需要公开的项目删除了事”。由此可见,对目前的FIFA而言,“不可细说”的东西依然太多。

 

委内瑞拉棒球精英出走美国
FIFA高管自曝薪酬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