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屌丝”:中国失败的年轻一代?

Michelle FlorCruz 译者 张宝钰 《 青年参考 》( 2014年12月10日   27 版)

    他们大多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年轻、有文化,喜欢用“屌丝”来称呼自己——在美国文化里,这是一个形容失败者的词汇。更重要的是,即便他们卖力工作,使劲赚钱,“屌丝一族”还是被中国的经济大潮远远甩在后面。

    今年10月,北京大学发布一份报告,首次揭示了屌丝这个群体的真实生活状态。报告称,该词最早出现于中国的博客圈,意为“失败者的自嘲”。

    报告以全中国50个大中城市近20万份问卷为基础,得出结论:屌丝多是21~25岁的单身男性,或26~30岁的单身女性,多数收入微薄;不过,这些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人”。明显的区分是,屌丝一般有工作,收支能维持平衡,生活俭朴,而且在努力构建自己的人脉圈子。

    报告还显示,屌丝的工作等级不高,月均收入2917元。相比之下,北京市居民的平均工资为5793元,比前者高出很多。自称“屌丝”的这群人中,有75%远离家乡,他们表示“这是为了拿到更高的工资并回报父母”;有71%的人明确表示,每月都会拿出部分工资寄回老家。

    此外,屌丝多给外界留下单身的印象。跟同龄人相比,屌丝一直未婚的主因是“被认为赚钱太少”。事实上,为了赚到更高工资,屌丝通常会卖力工作,相应的社交时间就少。

    一些潜在的情感和精神问题也可能困扰这个群体,37.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患有某种未经确诊的精神障碍,很多人会通过酗酒来排解压力。

    虽然这个标签听上去并没什么自夸和吹嘘的味道,但自称屌丝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很多人表示,自己并未因这个称号而变得沮丧。相反,他们态度谦逊,工作踏实,而且很多人并不把自己当做“失败者”。

    报告在众网站公布后,社会评论也纷至沓来。很多人对照报告里的“屌丝标准”反观自己:“我每月基本工资5000,年底还有奖金,一年差不多能赚10万,但还是觉得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屌丝’。”另一位写道:“工作压力太大,买不起车、房,生活上不敢浪费,得拼命省钱,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忧郁症。”还有一位表示:“各种崩溃,说多了都是泪。”

    近日,《人民日报》批评“‘屌丝文化’是一种自我矮化的文化,应当‘休矣’”。作者称,“屌丝”一词主观上是对主流文化的反抗,但并没让年轻人更特立独行,更没有向社会传递多少正能量,因此应予以批判与摒弃。

    □美国《国际商业时报》

 

英国旅游局请中国人为英国景点命名
“屌丝”:中国失败的年轻一代?
文化夜店:台湾书店为何如此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