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从莎士比亚到美国国安局——

经典文学是密码情报之母

作者 [美] 罗恩·查尔斯 译者 潘彩萍 《 青年参考 》( 2014年11月19日   32 版)

    文艺复兴时期绘制的密码转盘图样

    莎士比亚等文艺复兴巨匠的“无心插柳”,造就了现代密码学的根基。

    “K%d8Dsd@c8W^1!”

    或者,用你我都懂的话讲——“召集所有密码破译员!”

    喜欢智力挑战的你,或许早已玩腻了九宫格和字谜游戏。那么,如果路过华盛顿富尔杰莎士比亚图书馆,不妨进去看看“破译文艺复兴”展览吧。这场上周开幕的展览将持续3个月。

    莎士比亚有言,每本饱含知识的书都是现成的密码手册。这便是本次展览的灵感之源。富尔杰图书馆亮出的神秘藏品当中,包括传说中的《沃伊尼克手稿》,这本首次从耶鲁大学借来的绘本有如被施了魔法,其使用的不知名“语言”,过去600年来一直无法被破译。或许,目前在华盛顿特区悄悄活动的数千名各国特工,最终可以揭开其中的谜底?

    许多展品让参观者心生疑惑——在莎翁手稿近旁,为何能看到来自美国国家安全局全国密码学博物馆的SIGABA密码机——二战时用来破译密码的主要工具?SIGABA机器的结构相当复杂,不过就基本逻辑而言,它与15世纪西方人发明的首部密码本一脉相承。

    实际上,激励比尔·谢尔曼馆长举办这次展览的,是富尔杰图书馆和国家安全局(NSA)之间的奇妙联系。2011~2012 年间,谢尔曼还是一名研究员,致力于研究文艺复兴与情报学的联系。无疑,他的研究扎根在肥沃的土壤上。谢尔曼解释说,“富尔杰图书馆和国会图书馆提供了大量关于密码和电码的珍稀书籍,当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办个展览,不用去别的什么地方办,在这儿和隔壁(国会图书馆和富尔杰图书馆相邻)就能找到大部分材料。”

    展览的核心人物之一是威廉·弗里德曼,他的工作不可思议地将莎士比亚的遗产与日后飞速发展的保密技术相联系。最开始,弗里德曼夫妻为一名百万富翁工作,后者希望他们设法证明,弗朗西斯·培根才是莎翁戏剧的真正作者。这个项目自然以失败告终,但在此过程中,弗里德曼成了密码编写和破译专家。二战爆发后,美国军方意识到,弗里德曼的本事正是他们急需的,后来,这位先生果然破解了日本的“紫色”密码,并在情报界活跃数十载。

    谢尔曼馆长就此指出,“如果没有莎翁,美国或许打不赢太平洋战争。”

    秘密通讯与经典文学的联系,是“破译文艺复兴”展览的要点。谢尔曼认为,“若我们把二战时期看成当代,那么,弗里德曼等人使用的技术和原则几乎是在‘炒冷饭’。”

    文艺复兴催生了让密码学繁荣发展的独特环境:欧陆各国的外交官需要秘密传送情报的能力;另一方面,印刷材料的急剧增加,也催生了大量渴望控制信息的保守分子。

    为说明这些,富尔杰图书馆介绍了花样百出的编码和加密手段,从文本式密码到插图式密码,再到16、17世纪时,关于如何隐蔽地在敌人眼皮底下通讯的指南。

    谢尔曼最喜欢的要数一张老照片:弗里德曼跟一群军官合影。乍一看平平无奇,但人群的排列方式自有奥秒——从队形中,可以解读出“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培根的名言。

    在密码学领域,年龄不代表优势。在之前举行的试展中,一个6岁的小姑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谢尔曼如此描述,“那个女孩对某件展品非常着迷,你可以看出,她已经弄懂什么了。”这有什么不可能的呢?毕竟,孩子们每天都在忙于“破译”一个令人困惑的新世界。

    美国《华盛顿邮报》

 

西方“恐华症”的种族主义基因
经典文学是密码情报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