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科学语言变形记

Nina Porzucki 译者 黄义务 《 青年参考 》( 2014年10月29日   40 版)

    美国国际公共广播电台记者

    永冻层、氧、氢——这些词语在我看来都很“科学”,它们其实源自俄语、希腊语和法语。

    今天,如果哪位科学家想要创造新术语,很可能用英语。如果他们要发表新发现,用的可能也是英语。远的不说,就看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梅·布莱特和爱德华·莫索尔夫妇。他们的研究撰写和发表都是用的英语。

    情况并非一贯如此。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现代与当代历史的迈克尔·戈丁教授说:“如果1900年有人说,‘猜猜二十一世纪普遍使用的科学语言是什么’,肯定会被嘲笑。当时,没有哪门语言是科学的代言人,正确的回答应该是法语、德语和英语的混合。”

    戈丁即将出版的新书《科学巴别塔》,考察语言和科学的历史。他说,1900年时英语绝非主导的科学语言。占统治地位的是德语。“从20世纪的历史来看,与其说是英语作为崭露头角的科学交流语言的兴起,不如说是德语的逐渐衰落。”

    最初,基本上是英语、法语和德语三分天下,这一体系首次遭遇大冲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过后,比利时、法国和英国科学家联合抵制来自德国和奥地利的科学家。他们被拒绝参加会议,不能在西欧期刊发表文章。戈丁解释:“越来越出现两个科研群体,一个是德国的,主要在战败的中欧国家、德国和奥地利;另一个在西欧,主要是英国和法国。”当时,管理科研的国际组织如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盟成立,使用英语和法语。德语曾是化学领域的主导语言,但被排除出局。

    一战也影响了美国。从1917年美国参战起,国内掀起反德热潮。在俄亥俄、威斯康星和明尼苏达州,讲德语的人很多。一战改变了这种状况。“德语在23个州遭到禁止。不允许公共场合讲德语,也不能在电台里说,不能教给10岁以下的孩子。”

    1923年,最高法院推翻了反德法律,但它成为国家律法已有多年。结果是造成整整一代的未来科学家对外语所知有限。正是那时候,美国科学家开始统治世界。

    戈丁说:“有一群人不讲外语。他们用英语如鱼得水,他们用英语阅读,用英语进行研究,因为他们头脑中最激动人心的东西,都是英语的。所以,最终是二战后形成一个以美国为中心、从而以英语为中心的科研群体。”

    人们可以看到世界历史嵌入科学术语的证据。比如“氧(oxygen)”。它诞生于18世纪70年代,当时法国化学家正在发展新的燃烧理论,需要给他们建构的元素概念找一个新词。

    “他们借用希腊文里的‘氧(oxygen)’单词,代表‘酸’和‘制造者’,因为有一种理论认为,氧是组成酸的物质。他们错了,但他们从希腊文,制造了酸制造者这个词。这说明,那个时期的法国和欧洲科学家具有良好的古典文化素养。”戈丁说。

    英国人全盘接受了法语中的“oxygen”一词。但德国人没有。他们把这个单词的每一部分翻译成德语“Sauerstoff”,意思是酸性物质。戈丁说:“当时,德国人不接受法语和英语词汇,而是将其翻译成德语。现在不一样了。诸如在线(online)、晶体管(transistor)、微芯片(microship),都是一成不变地从英语搬用。”

    □英国广播公司

 

无政府主义真的比专制好吗?
科学语言变形记
电子行业的供应链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