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离埃博拉最近”的人没被吓退

——《青年参考》专访“无国界医生”驻华代表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4年10月29日   06 版)

    来自法国的水利卫生专家Claire Dorion(左一)在利比里亚的村子里做健康教育,为村民解释无国界医生的工作,例如给病人的房屋消毒、准备棺材,以及安全火葬等工作的必要性。

    在塞拉里昂,70岁的Amie(左),26岁的Jattu(右)和她2岁的女儿Rosaline, 都挺过了埃博拉病毒的攻击,由无国界医生的健康教育团队护送回家。手上奖状大小的文件是他们的出院证明,证明他们已经痊愈,不会再传播病毒给别人。

    Sianneh是无国界医生在蒙罗维亚的埃博拉治疗中心痊愈的第100名病人。截至10月23日,已有超过1140名病人在无国界医生于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的治疗中心痊愈。

    10月27日,纽约市卫生部门声称,23日被发现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美国医生克雷格·斯宾塞,仍在医院接受救治,病情虽然危急,但已逐渐稳定。

    斯宾塞曾是“无国界医生”组织的救援人员,前往西非疫区抗击埃博拉。他不久前住院的消息,让人们不免为那些“离病毒最近”的白衣天使捏了把汗。

    “医护人员感染埃博拉的消息,并没对继续招募志愿者带来阻碍。”在接受《青年参考》独家专访时,“无国界医生”组织驻华代表安娜医生说。

    医护人员感染,并未吓退救援者

    10月25日,在纽约曼哈顿的贝尔维尤医院接受治疗的克雷格·斯宾塞医生接受了《纽约时报》的电话采访。报道称,他的病情“进入了更加严重的下一阶段”,但他仍意识清醒,甚至还很幽默。他告诉《纽约时报》,短短几天里,他收到了200多个电话和超过300封电子邮件的采访邀约。他无意冒犯媒体,但“当你感染了埃博拉之后,接受采访可不是消磨时光的最佳方式”。

    斯宾塞曾作为“无国界医生”(MSF)救援人员在几内亚疫区工作过,10月17日返回纽约。

    MSF的工作人员告诉《青年参考》,截至10月24日,无国界医生共有21名当地员工感染埃博拉,其中13名不幸去世;3名国际救援人员感染埃博拉,其中两名痊愈,第3名就是仍在治疗中的斯宾塞。

    目前MSF在疫区的工作人员超过3200人,其中270人为国际救援人员。该组织驻华代表安娜医生告诉《青年参考》,医护人员感染的消息并没对继续招募救援人员带来阻碍;相反,很多人对MSF工作人员的感染比率“这么低”感到惊讶。

    安娜告诉《青年参考》,救援人员没被医护人员感染埃博拉的消息吓退,一方面因为他们事先知道与埃博拉近距离接触的风险;另一方面,MSF会对医护人员、工作人员,甚至是保安和清洁工进行培训,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国际人员在疫区工作4~6个星期,然后进行21天的隔离,“当地工作强度大,精神压力也很大,我们不希望救援人员因此降低对自身安全的考量。”安娜解释。

    医护人员的迅速更替,需要强大的人员支持,目前已有700多人次的国际人员到达埃博拉疫区工作,其中包括一名中国医生邹纬。安娜表示:“虽然我们希望更多的人投入抗击埃博拉的战斗中,但作为非政府组织,我们已达极限。”

    无国界医生:与埃博拉亲密接触的30天

    来自南非的无国界医生斯特凡·克鲁格在塞拉利昂的经历,是众多“埃博拉斗士”的缩影。

    2014年7月,出发前的克鲁格在头脑中疯狂搜寻与埃博拉相关的信息,却发现读医学院时获得的信息很有限,且已被大脑贴上了“考试后再也用不着”的标签,变得破碎而模糊。

    他能查到的有效资料少之又少,这让他紧张;朋友们“注意安全”,“不要被感染”的温馨提示,让他更不安。他在博客中写道:“这时我才真正理解MSF说明会上那句话的含义——对埃博拉这样的疾病,世界上根本没有专家。”

    出发前,一名MSF的工作人员将他请到办公室,打开地图,熟练介绍了埃博拉爆发的时间、位置和重要节点。克鲁格被疫情传播之广震惊了。

    他将塞拉利昂的凯拉洪,称为埃博拉风暴的风眼。他到达时,这座曾经热闹的小村庄,已在恐慌中被遗弃。MSF设在这里的治疗中心,成为他随后一个月的战场。治疗中心的紧急项目统筹告诉他:“不要害怕病毒,但永远别掉以轻心。”

    胶鞋、黄胶服、头套、口罩和护目镜,全副武装的克鲁格,没一寸皮肤暴露在外。这些装备每次使用前后都会经过氯溶液消毒。疫区的基础卫生条件和生活设施差,难达防治埃博拉的要求。MSF工作人员告诉《青年参考》记者,治疗中心的物资大都是从境外运输而至。截至10月23日,MSF已运送877吨物资到受影响地区。

    克鲁格的第一个病人是附近诊所的护士,他照顾过很多病人,其中就有埃博拉疑似病患,如今,他自己也倒下了。克鲁格帮他检测血液样本时,一直祈祷结果呈阴性,可事与愿违。后来,这名护士的免疫系统败给了病毒。

    自今年3月22日埃博拉疫情爆发,西非已有4877人因其丧命。此次并非埃博拉的首次爆发,却是规模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无国界医生在塞拉利昂、几内亚及利比里亚,共设有6所治疗中心,接收了4963名病人,超过3195人为确诊病人,其中只有1140人康复。

    MSF的医疗总监德拉格斯医生,10月24日在日内瓦的发布会上呼吁加快治疗措施的研发:“抗击埃博拉的医护人员越来越有挫败感,因为80%的病患会因埃博拉丧命,他们却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病毒是敌人,习俗是帮凶

    “爆发初期,很多人不理解此病,一些人对医生和医院产生抗拒心理。有媒体报道,在几内亚甚至出现过当地人打砸医院设施的情况。”安娜告诉《青年参考》。

    克鲁格的博客也写道,出于恐惧和羞耻心,一些当地人甚至将感染者藏在村子里,不让外人知道。于是,病毒将整个家庭的成员蚕食干净。

    “人们认识埃博拉需要时间。可喜的是,一些地区已发生变化。”安娜说,“如在利比里亚,人们已知道要把病人送到治疗中心去,而非留在家里让更多人感染。”但安娜承认,对医生和医院的抵制仍广泛存在。

    患者进入治疗中心后,首先要进行血液测试,只有被证实携带埃博拉病毒的患者,才会被转入隔离区。“感染了病毒的患者,90%以上难以幸存。多数进入隔离区的病患再也出不来了。”在几内亚的盖凯杜治疗中心负责后勤的帕斯卡尔·彼克说,“我们尽己所能满足病人的要求。不过是某种食品或新衣服,却能让他们好受一点。在隔离区里有个露台,能让病人感受光影的变化。但对那些不能移动的病人来说,惟一能看到的,就是我们的眼睛。”

    少数病人能够康复,他们会在全身消毒后,穿着新衣服走出治疗中心。埃博拉的治愈率只有20%左右,因此,每当有人痊愈,医生们都会由衷的高兴,甚至手舞足蹈,而隔离区内的病人也会隔着栅栏,鼓掌祝贺生还者。

    治疗中心会为康复者准备一份证明其“不再携带埃博拉病毒”的文件,但这不足以克服当地人的疑虑。安娜告诉《青年参考》,MSF会派出一支小分队陪同康复者回家,当着他族人的面和他握手拥抱,以打消亲朋对他的排斥和恐惧。

    而那些生命终结在治疗中心的患者,将以另一种方式离开。克鲁格在博客中写道,埃博拉病毒的传染力越到后期越强,人死后,病毒在很长时间内仍能传播。医护人员会小心处理尸体,否则按当地习俗举行的盛大葬礼极可能成为新一轮感染的契机。

    安娜告诉记者,埃博拉在非洲传播与当地风俗密不可分,以前历次埃博拉的爆发都与病人的葬礼有关。按照风俗,全族人都要参加葬礼,来宾会触碰甚至亲吻尸体。这个过程为埃博拉的传播提供了环境。

    在利比里亚的MSF工作人员除了救治患者,也在宣传安全的火葬措施,现已得到一些当地人的支持。不过,安娜冷静指出,改变习俗比改变拥抱、握手等生活习惯,要更困难。

 

“离埃博拉最近”的人没被吓退
“埃博拉恐慌”蔓延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