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8月1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劳动力成本上涨

中国制造商转向美国建厂

作者 Toh Han Shih 译者 陈墨 《 青年参考 》( 2014年08月13日   26 版)

    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促使中国大陆生产商开始在美国建厂。

    随着美国页岩油革命带来的能源成本下降,大陆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中国对美国制造业的投资正不断提升。

    波士顿咨询集团认为,工资高速增长、生产力增长滞后、不利的汇率变动,以及能源成本戏剧性的上涨,使得中国相对美国的成本优势缩减到了4%。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将自己定位为廉价劳动力的提供者,并以此吸引外资,然而,代工制造的利润太低,中国公司不再满足于仅仅成为代工工厂。” 美国翰宇国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詹姆斯·徐说,“中美两国之间劳动力成本的差距不断缩小,一些制造业回归美国的趋势已非常明显。我们发现一些美国公司要求中国供应商在美国设立制造工厂,以更好地满足它们的需求。”

    金融服务公司康美加的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戴伊认为,得益于页岩革命带来的北美天然气和石油成本的下降,美国多个领域的制造业得以重振。

    “保持贷款、能源以及其他因素一致,单看总的经营成本、劳动力成本以及资本成本,多种不同的算法均表明,得克萨斯与中国非常接近。”戴伊说,“也就是说离岸生产失去了吸引力。制造业正在回归。”

    根据纽约鼎荣集团的咨询报告,在过去三年里,中国对美国制造业的投资年均在4亿美元以下,但今年截至目前就达到了20亿美元。

    中国公司在美国提供的制造业岗位从2010年的两万个,提高到2013年的将近8万个,差不多增长了3倍。

    波士顿咨询集团认为,墨西哥和美国的制造成本结构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中国仍是最具竞争力的出口国家,美国其次。

    詹姆斯·徐认为,这种变化部分是因为美国对外国投资人采取了激励措施。“不仅在国家层面上中美有庞大的交易额,现在地方政府也越来越看重与中国的经济纽带。”

    比如,弗吉尼亚州州长特里·麦考利夫6月宣布,中国造纸公司山东泉林纸业将在5年内投资20亿美元,在该州建立其在美国的第一个制造工厂。这是弗吉尼亚州历史上最大的一笔中方投资,也是美国最大的中国新建项目。

    “随着劳动力和其他经营成本的上升,中国的低端制造业时代即将走向尾声。”蒂洛·赫恩曼在鼎荣集团的咨询报告中写道。

    詹姆斯·徐认为,随着中国在美国投资的增长,中国公司将成为美国市场上重要的雇主。

    赫恩曼对此更为谨慎:“美国不会看到由中国带动的制造业繁荣,随着大规模生产能力向美国的迁移,中美之间成本的差距仍会非常巨大。然而,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北京开放的对外投资政策,引发了中国在美国第二轮制造业投资热潮。”

    香港《南华早报》

分享到:0

 

中国经济再平衡 有人欢喜有人忧
诺基亚鼓励中国员工离职
中国制造商转向美国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