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8月1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新加坡模式”的隐忧与思考

作者 彭忠富 《 青年参考 》( 2014年08月13日   33 版)

    新加坡离我们并不遥远。同事的女儿初中毕业后,就获得了新加坡政府提供的奖学金,可以在当地读完高中、大学,甚至成为新加坡公民。我们都很羡慕她,在我们眼中,新加坡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城市国家,生活富足,这已被许多去那里旅行的朋友证实。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的经济成就历来让世界瞩目,何况,它还是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社会。

    提到新加坡,就会联想起李光耀。如果没有这位在世界政坛上赫赫有名的政治家,真不知道这方弹丸之地会变成什么样。该国独立之初,除了主权纠纷,其他棘手问题还包括住宅短缺,缺乏土地与自然资源,人民失业率高等,可谓危机重重。幸运的是,在李光耀及其团队的领导下,新加坡人克服了这些困难,成功地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新加坡模式”由此成为朝堂和坊间热议的对象,大家都想探讨一下,新加坡模式是否适合本国国情,是否可以移植过来,为我所用,最终取得与新加坡相似的成功?但现在,在新加坡即将迎来建国50周年的今天,我们听到了一个来自新加坡内部的不同声音,让我们对所谓“新加坡模式”产生了更客观的看法——表面上再完美的治国模式,背后照样存在不合理的一面。其实,这才是真实的新加坡,它在发展中的得与失更值得借鉴。

    新加坡“70后”女记者李慧敏的著作《成长在李光耀时代》,真切地呈现了一个新加坡人的新加坡故事。全书分两部分,一是谈论李光耀威权时代的种种,如国家治理与精英政策的效应;教育变迁与语文政策,特别是禁用方言、华语运动实施后产生的预想不到的结果;对民族的期望与对言论自由课题的讨论等。二是对“后李光耀时代”的展望。

    龙应台曾说,“幸好我不是新加坡人”。她批评新加坡政府管得太多,让人民没有自由。事实的确如此,在过去几十年的严加管制下,新加坡人已经形成了非常典型的思维:大家做任何事情,哪怕遇到生命危险,首先会考虑这么做是否会触犯法律,是否会被罚款。

    也正是因为害怕受责罚,人们变得自主性不强,害怕承担责任,觉得偏离规章做出不一样的行为是一件冒险的事。这便是在“罚款文化”下培养出来的国民特性,社会大众因为对法律的恐惧,担心挑战制度将使自己失去原本舒适的生活,因此都会遵循一贯的办事方式,不愿突出自我风格、标新立异,显然,这种自我束缚的思维并不利于社会创意空间的发展。

    本书以一名与国家一起成长的普通新加坡人的角度,书写个人的经历以及对李光耀的治国模式与政策的看法。全书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写新加坡人的一些思想特征,道出成长在李光耀时代者的心声,让读者从全新角度了解新加坡的建国历程与发展模式。

    随着李光耀的背影渐行渐远,新加坡到了改变的时刻。如作者所言,变则通,通则强,只有重塑国魂,凝聚民心,激发所有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这个小小的国度才有未来。

 

“罚款文化”造就新加坡国民性
“新加坡模式”的隐忧与思考
力挺拥枪权,美儿童绘本遭两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