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8月1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俄罗斯:高调反制裁伤了谁

本报记者 高珮莙 《 青年参考 》( 2014年08月13日   07 版)

    8月8日,乌克兰总理亚采纽克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政府批准了对俄制裁的法律草案。图片来源 CFP

    80岁的希腊老农尼克斯坐在成堆的葡萄中

    8月6日,俄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对28个欧盟国家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等国的大多数进口食品,实行为期一年的“全面禁运”。这是美欧对俄连续开展6轮经济制裁后,俄罗斯的第一次大规模反制裁措施。

    面对烂在田里的农产品和GDP下降的预期,欧盟一片愁云惨雾;买不到进口美食、食品价格即将上涨的俄罗斯人也怨声载道。唯有以乌克兰危机为由对俄发起制裁的主导者美国,似乎未受太大影响。普京的高调反制裁行动究竟伤了谁?

    美国不在乎,欧盟“很受伤”

    8月10日,在美国加州与人合伙开种植园、向俄出口坚果超过10年的吉姆·锡安,正忙着把原计划寄到俄罗斯的4.4万磅货物运往德国,希望找到新买家。

    “影响非常小。”锡安告诉美国《彭博商业周刊》,“但你不会喜欢任何贸易中断,特别是市场前景看起来还不错时。”

    俄罗斯高调反制裁,但美国受的影响少之又少。去年,美国出口了价值约12亿美元的食品和农产品到俄罗斯,出口量最大的是以鸡为主的家禽,其次是坚果和大豆,但加起来,也只占其农业出口总额的不到1%。

    “我们相信,禁令对美国鸡肉公司几乎没有影响。此类产品供应紧张,来自其他国家的需求十分强劲。”美国金融分析师史蒂芬斯在客户报告中写道,“鸡肉远比猪肉、牛肉便宜,也让俄罗斯这个市场的重要性进一步下降。”

    然而对欧洲而言,俄罗斯反制裁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

    9月22日至10月7日的销售季快到了,但比利时果农还没找为梨子好买家。以往每年,俄罗斯人都会买走这里近一半的梨,价值约1亿欧元。

    “我们只能希望欧洲消费者多吃点梨,或者在中国、加拿大找到新买家。”果农卢克·贝茨告诉《华尔街日报》,否则这些梨就只能成堆地烂在田里了。

    遭遇同样命运的还有波兰的苹果,和希腊的桃子。

    波兰是欧洲最大的苹果生产国,一半以上销往俄罗斯,去年贸易额达2.73亿欧元。为了拯救苹果,不仅波兰政府向美国市场发出了求援信号,民众也自发在网上发起了“吃苹果、抗普京”运动。

    据《爱尔兰时报》报道,每年,欧盟向俄出口约121亿欧元的农产品,占其农业出口总额的10%左右。在欧盟内部,波兰(16亿欧元)、法国(12亿欧元)、荷兰(15亿欧元)、德国(16亿欧元)承担了大部分损失。

    “德国之声”网站称,俄罗斯的禁令使挪威三文鱼价格下跌10%;欧洲乳制品公司已停止生产原定销往俄的奶酪和黄油;拉脱维亚将失去至少7000万欧元的收入,使该国GDP下降0.7%;波兰则将在与俄的贸易战中损失近一半的GDP增速(该国今年预期GDP增长3.3%)。

    欧盟农业委员会承诺采取“紧急行动”,补偿欧洲的蜜桃和油桃种植者。除了受打击最严重的希腊果园主,经济弥补还将覆盖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

    进口禁令让欧盟起内讧

    8月10日,希腊的欧洲议会成员要求欧盟取消对俄制裁。两名议员在写给欧盟高级官员的信中指出,俄罗斯禁止从欧盟进口食物,对希腊农业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由于本国经济动荡,希腊农民预计将因俄罗斯的反制裁而承受两亿欧元的直接损失。即使禁令只持续一年,也很难再赢回原来的市场份额。

    奥地利右翼自由党主席克里斯蒂安·斯特拉赫也告诉法新社:“欧盟应该思考如何减轻禁令的影响,而不是如何让俄罗斯跪地求饶。因为他们愚蠢的制裁政策,我们的农业被拖累了。”

    德国左翼议员格雷戈尔·居西10日批评默克尔政府支持制裁“很幼稚”。“一直都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谈论经济制裁,但最后受伤的是我们。”他告诉德国电视一台。

    “今日俄罗斯”网站指出,欧盟经济制裁引发的进口禁令,导致欧盟内部出现越来越多的异议和内讧。与此同时,与俄罗斯交好的国家因免受禁令限制而获得利益,也刺激着那些制裁时喊得最响的国家。

    爱沙尼亚总统伊尔维斯猛烈抨击瑞士采取中立,这使该国的银行家和交易员仍能在俄罗斯市场赚钱。他告诉瑞士《周日报》:“瑞士必须生活在批评声中,因为它放弃制裁,换来了经济优势。”

    俄罗斯人的菜单上还剩什么?

    8月10日下午,一位俄罗斯主妇呆立在超市货架前,依依不舍地盯着上面诱人的意大利马苏里拉奶酪、法国洛克福羊乳干酪和英国斯蒂尔顿奶酪,就像与友人作最后的告别。

    “我们怎么能没有这一切?”她向《爱尔兰时报》哀叹道,“这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

    多数俄罗斯人对苏联时代空空如也的货架记忆犹新,随着普京的法令生效,人们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当天早上,俄罗斯回声电台接到了许多听众来电,声称自己囤积了大量意大利干酪、法国冻鸡肉和美国甜玉米罐头。

    阿列克谢·佩伯尼在莫斯科开了家中等价位的咖啡馆,名称来自经典法国电影《天堂的孩子》。尽管餐厅还在营业,可他担心没了法国奶酪、澳大利亚肋眼牛排和意大利海鲜肉酱面,菜单上还能剩些什么。

    “价格会上涨,某些食品将彻底消失,我们还得尽力活下去。”他告诉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但我无法想象餐馆和咖啡馆该怎么办。”

    在他看来,针对欧美食品的全面制裁,让俄罗斯的餐馆、零售连锁店和食品生产商陷入了“苏联式的供应短缺”,其实应该叫“俄罗斯制裁俄罗斯人”。

    “如果政府官员放弃了奔驰车,改开国产的Ladas,这才公平。”一位自称用餐者品着红酒,慢悠悠地说。

    爱国情绪大过禁令之苦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所以面包不是问题,本国农民也能满足约3/4的猪肉和鸡肉需求。问题在于蔬果、乳制品、鱼类、牛羊肉、葡萄酒和婴儿食品等。

    美国《赫芬顿邮报》指出,俄罗斯35%的食物依赖进口,75%的进口食物来自欧美,若停止进口,俄罗斯的食品价格将不可避免地上涨。美联社分析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后认为,俄罗斯55%的农产品、47%的肉类来自此次被下禁令的国家,因此禁令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这无关饥饿。”农产品市场研究所主任德米特里·里尔科告诉《爱尔兰时报》,“而关乎食物的质量、价格和供应量。”

    反制裁是把双刃剑,俄罗斯的消费者同样可能受到金融冲击。惠普评级机构预测,原本从欧美进口的食品,将逐渐被其他国家的高价产品取代。即使不挨饿,食品涨价也会让腰包缩水。

    在俄政治分析师玛利亚·李普曼看来,禁止进口食品,克里姆林宫冒了不小的政治风险,但“决非不计后果”。“民众普遍的情绪是,我们是被西方围困的孤岛,普京是我们的保护者,他在做正确的事。”民意调查显示,76%的俄罗斯人支持政府报复西方经济制裁的计划。

    叶卡捷琳堡的一家餐厅甚至推出了“制裁菜单”,爱国情绪高涨的食客如云而来。

    “我很自豪,我们不再是被欺负的小男孩。这只是时间问题。”老板安德烈·德罗斯告诉俄罗斯电视台Dozhd,“以后不再有牡蛎了,可没有牡蛎我们也能活下去。”

 

俄罗斯:高调反制裁伤了谁
俄欧相斗,他国来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