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7月2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存续百年

中国旗袍在创新中复兴

Hiufu Wong 译者 张宝钰 《 青年参考 》( 2014年07月23日   27 版)

    香港Linva旗袍裁缝店老板梁晴华

    这可能是香港电影中最具标志性的场景。在电影《花样年华》中,女主角苏丽珍穿一身优雅旗袍,从晦暗房间中缓缓走出,体态纤细,妩媚至极。剧中男主角、报社编辑周慕云看到这一幕,对苏丽珍一见钟情。

    电影背景是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正是旗袍在香港发展的黄金时期。导演王家卫用巧妙的镜头语言,展示了中国旗袍是何等的优雅和性感。

    电影后来夺得多个国际大奖,与女主角的旗袍秀不无关系。王家卫曾表示,剧组为苏丽珍一角定制的旗袍多达25套。

    事实上,旗袍在中国有100多年的发展史。这种服装的兴起还与女权运动息息相关。

    五四运动前后,一大批妇女走上街头宣扬男女平等,并穿上彼时男人的服装——长袍。此后,长袍开始被越来越多女性接受,但不像现在这样紧身,而是很宽松。

    上世纪20~30年代,上海人改良了长袍,使其变得贴合腰身,还利用高开叉增添女性的魅力,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旗袍”。

    新中国成立后,旗袍一度被视为上海滩奢靡颓废的象征,因此走向没落。很多工艺高超的师傅,前往香港寻求新市场。

    1950~60年代,旗袍在香港走红。香港最悠久的旗袍店是Linva裁缝店,成立于1966年,老板梁晴华制作了《花样年华》中苏丽珍身穿的所有旗袍。梁也是香港旗袍制作界的顶级师傅,几十年来,他坚持手工缝制接缝,手工制作花边盘扣。

    “旗袍的美不在于面料,面料再高级都可以买到,但工艺不行。”梁的太太乔安娜·方说。

    16岁时,梁晴华到上海学裁缝。“单单是穿针引线,我就学了好几个月”。梁说,“满一年后,我才有资格尝试制作旗袍”。学成7年后,他在香港办了自己的裁缝铺。

    梁说:“60年代的香港,几乎每个女人都穿旗袍”。随着香港受到西方潮流的冲击,旗袍热逐渐降温。

    至少在香港,旗袍正在缓缓退出时尚舞台。但梁晴华并不担心,“在香港和大陆,旗袍仍是女性出席宴会或高级会议的首选;很多新娘也穿旗袍参加婚礼”。

    “你看香港小姐选美大赛就知道,候选人穿旗袍展示身材,是重要环节。”

    旗袍热在香港降温后,很多老板把工厂搬到中国大陆,并开始网上销售。1995年左右,改良旗袍品牌出现,这预示着旗袍风格再度创新。

    起源于香港的“上海滩”旗袍,在领口和盘扣等处做了修改,使其变得更简洁和舒适。目前,该品牌的一条旗袍均价400美元,公司现正努力开拓大陆和国际市场。

    旗袍的再创新甚至影响了西方的时装品牌。2011年的“纽约天桥系列”,2012年Gucci新品,还有2013意大利Emilio Pucci的高端成衣,都受到中国旗袍的影响。

    虽然出现很多现代版型的旗袍,但传统样式的旗袍仍大有市场。目前香港还有传授旗袍技艺的课程。香港基督教青年会的旗袍课程由孟淑娟负责,她曾为多名香港小姐制作过旗袍。

    Linva裁缝铺的生意现在有所下滑,每天仅收到五六个订单,但老板梁晴华从未想过退休。“我刚开始接触旗袍是为了赚钱,但后来,我被旗袍的美迷住了,我要一直做下去。”

    “不像和服或韩服,中式旗袍的设计感很强。旗袍长度、面料、衣服的复杂程度、适用的场合——在这些方面,我们都能做改良。它之所以能延续一个多世纪,是因为它本身极具魅力”。梁说。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超强台风“威马逊”猛袭中国南方
中国旗袍在创新中复兴
中国的铁路梦向世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