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6月1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强人领袖,权大未必功高

作者 [美]戈登·戈德斯坦 译者 潘彩萍 《 青年参考 》( 2014年06月11日   32 版)

    《强硬领袖的神话》(The Myth of the Strong Leader),基础图书公司2014年4月,480页。

    20世纪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政治强人的权力和成就往往不成正比;那些看似弱势、曾饱受挫折的领袖,却有更多机会实现大业,青史留名。

    在国际关系和政治学领域,简单地将领袖人物定性为“软弱”或“强硬”,已成为根深蒂固、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很长一段时间里,学者阿奇·布朗也受到这种成见误导。而事实上,那些长居于政府、政党或国家权力中心的人未必是最成功的,权力过大往往让很多表面上强硬的领袖目光短浅、昏招迭出,还可能催生导致重大危机的战略。

    20世纪,无数政治强人播下了自我毁灭的种子。希特勒为开辟东方战线而入侵苏联,加速了他在二战中的失败;波尔布特排除异己,一心想对柬埔寨进行彻底的改造,结果造成200万人丧生。由此观之,“领袖的个人权力过大,更容易诱发失误、造成灾难,甚至酿成大规模流血、杀戮”。相比之下,主动去适应环境、临危受命,以及那些需要不断和同僚斗争的领导人,反倒经常能实现在国内政坛或外交场上的目标。

    这就是布朗在新著《强硬领袖的神话》中阐释的核心观点,听上去有些反直觉,但确实得到了充分论证。在近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作者同世界各地的政治人物交谈,令该书不仅凭借广博的知识,还有丰富的实例而引人入胜。作为苏联问题和冷战史专家、牛津大学名誉教授,布朗的理论在任何政体下都能自圆其说。他盘点了众多名人的真实经历,墨索里尼、卡斯特罗、罗斯福、戴高乐、曼德拉……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其中几位的故事吧。

    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坐上苏共中央总书记位置时,是“老人政治局”里最年轻的成员。彼时,这个超级大国连续失去了3位领导人,“迫切需要一位不会上任就死的领袖”。

    年轻的戈尔巴乔夫根基不牢,起初,谁都不相信他能完成终结苏联体制的激进改革。布朗指出,“削弱习惯了集权的机构是危险的。执政前几年,每当戈尔巴乔夫打算推出新的改革措施,他都得小心谨慎地取得身边人的同意。政治局委员们可以自由发言,表达与总书记截然相反的意见,所以,苏共政治局开会的时间比勃列日涅夫时代长了许多。”

    “即使在促进政治日程激进化时,他也要巧妙地使不妥协者平静下来。”非常罕见地,苏联的领袖需要更多地依靠智慧和口才,而非意志和命令来达到目的。布朗小结称,“戈氏不是传统观念中的‘强硬领导’……他甘心做出策略上的退让并接受批评。他特别不符合苏联政治环境下的强人形象。”

    戈尔巴乔夫改变了苏联的政治体制,而邓小平改变了中国的经济体制。尽管二者致力的方向不同,他们都擅长从弱者位置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改革,最终促成超凡的改变。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缘故,邓于1969年被下放到农村,4年后回北京复职,仅过了两年又被冷冻。1977年,邓小平重新掌权,会见美国国务卿时,他开玩笑说,自己之所以名声在外,就在于曾在政治上经历“三起三落”。

    邓当时不是中国国家主席,也未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布朗写道,“1957 年,毛泽东曾告诉赫鲁晓夫,这个‘聪明的小个子’必定有‘灿烂的未来’。毛看得很准,但他未必料得到,邓会在他去世后引导中国走上一条新路。”布朗强调,“终于登上一个可以发话的位置后,虽然依旧不具备独断的权力,邓小平还是促成了改变中国经济体制特色的改革。”

    谈到英国,对两位分属对立政党、都以强硬姿态示人的政治家,布朗的评价就没那么高了。1937年至1940年任首相的张伯伦,“傲慢而缺乏好奇心”,通过把最好的外交事务专家赶出政府和保守党(这些人批评张伯伦对纳粹的姑息),控制了政策制定的全过程。1938年,张伯伦与希特勒进行臭名昭著的慕尼黑谈判时,“没带外交部的任何高级官员,而是带了贺雷斯·威尔森爵士,贺氏的专长是处理产业纠纷,在外交领域纯属门外汉”。

    60年后,年方43岁的工党领袖布莱尔在竞选中完胜,成为1812年以来最年轻的英国内阁首脑。正如布朗所提到的,跟以往的强硬领袖一样,布莱尔踢走了批评者。“他告诉一名对伊拉克战争持保留态度的官员:‘你是张伯伦,我是丘吉尔,萨达姆是希特勒’。”这个极端自我中心的比喻,最终被证实是荒谬的。布朗引用布热津斯基的话,“(英国)这个盟友很了解阿拉伯世界、深谙阿拉伯文化,却没有劝阻美国对伊拉克采取更明智的行动”。

    通过鲜活的描述,布朗让读者看到:政治强人往往被附加上神话,掩盖了他们在智力和性格上的弱点;相反,看似软弱的领袖可能隐藏着力量,最终成就大业,令世界瞩目。

    美国《华盛顿邮报》

 

日本漫画家画出福岛核灾
强人领袖,权大未必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