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6月1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脱下防护服,提起漫画笔

日本漫画家画出福岛核灾

编译 张俊 《 青年参考 》( 2014年06月11日   32 版)

    脱下防辐射服,一位日本业余漫画家将自己在福岛核电站工作的岁月呈现在纸面。他表示,自己并不想借爆料出名,只打算把一些被媒体忽略的事实呈现出来。

    过去3年来,同成千上万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工作过的人一样,数土辰太(化名)是被某种使命感驱使着前进的。

    “灾难发生的那段时间,我刚好在找工作,一心想着能否为灾区做些什么。”

    最终,他得到了一份清理核电站废墟的活计。为一家承包商打工6个月后,由于与放射性物质接触的强度接近法定的年度极限——20毫西弗,他只能“被辞职”。

    尽管时间不长,辰太已充分体验到世上无可争辩的、顶级危险的工业现场的真实生活。现在,他开始用漫画让自己的记忆落在纸上,与日本民间对核能应用的争论相呼应。

    作为知晓内幕者的爆料渠道,《福岛第一核电站工作日记》大受欢迎,部分原因在于,作者试图就政府和运营商东京电力公司的语焉不详,以及媒体的失实报道进行矫正。

    辰太是根据曾经的工友刻画人物角色的。不算厚的小册子里,包含了反映工人们早上从附近城镇赶到核电站的情景,还有他们每天必须更换的防辐射服的复杂示意图。

    书中轻快的对话同样充满了不为外界熟知的表述:大伙儿开工前,都会互道“注意安全”;漫画的缩略标题《一福》,则是工人和当地人给福岛第一核电站起的绰号。

    辰太认为这种清理工作并不危险,尽管对防护服和面罩的穿戴有严格规定,他从未打过退堂鼓。据说,让他和同伴感到最不舒服的,要数“全身披挂时,无法就地解手”。

    辰太在工作期间没有留下一个字,参观过核电站废墟的人,却对每一幅他精心重现的场景的准确性加以肯定——小至临时休息区的布局,大到周围那些荒废了的社区。

    “我之前画过漫画,不过,刚去福岛报名时,我并没有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在东京郊外的工作室里,现年49岁的辰太向英国《卫报》记者坦言。

    2012年下半年离开核电站后,他突发奇想,奋笔如飞。创作完第一章,辰太逐门逐户地敲响各家出版社的大门,迟迟找不到一位对此感兴趣的编辑,直到他走进讲谈社那天。

    “我们立即看出它是高度原创的,超出了预期,能吸引那些通常不看漫画的人。”供职于漫画周刊《早晨》的筱原千一郎说。从去年秋季起,《一福》开始在该刊连载。

    对一位不出名的漫画家来说,第一版印刷15万册,出版方赌注不小。然而,这套主题漫画面世后,销售之火爆令人震惊。讲谈社透露,目前已有推出英、法和德文版的计划。

    此前有报道称,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清理工作大部分落到了有黑社会背景的无良公司手中,工人们未经多少培训就被派往危险区域,防护设备也不达标。而在辰太看来,“无论群体还是个人,同伴们都相当正派。……我并不打算向读者传递什么意义深远的信息,只是希望指出,有这样一批人,在毫无关注的情况下竭尽全力完成这项工作。……政客和专家总是在电视上辩论福岛问题,但工人们没有发言权。我希望通过漫画给他们发声的机会。”

    目前,东京电力公司会定期公布关键区域的作业进展,还数次邀媒体组团参观现场。然而,在该核电站轮班工作的3000多名工人的生存状况,依然存在大量盲点。

    “媒体在人们的理解上留下了缺口。”辰太说。不同意拍照,也不透露真实姓名,是由于他并未排除重返核电站的可能性。“我确实听到了很多所谓内幕,包括污染水储存问题、清除或回收核燃料等,即便如此,我希望做的,仍是将媒体无法看到的东西告诉大家。”

    辰太的作品完全是根据记忆绘制的,犹如带领读者在相关地区展开虚拟旅游。读者们由此了解到:疲惫的工人如何吃饭和休息;专门为运送人员及设备的卡车、巴士和轿车服务的加油站怎样运转;为缓解污染物质积聚而不得不增加的更多蓄水池又是如何建成的。

    很多工人受到剥削,这是事实。辰太接受过一份工作,招聘启事给出的日薪是两万日元,实际收入不到这个数目的一半。更令他担心的是,因为暴露在辐射中的时间达到上限,越来越多的熟练工人被迫离开,要找到足够的接替者来推进后续作业,将愈发困难。

    辰太把自己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度过的岁月视作劳苦和友情的混合体。“参加过抢险工作的伙伴们总被外界另眼相看,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他表示。“他们往往被描述为不顾死活的粗人,但实际上,他们跟在东京常见的建筑工地上劳作的工人没什么两样。”

 

日本漫画家画出福岛核灾
强人领袖,权大未必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