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4月1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搜寻MH370:远洋搜救为何这样难

本报特约撰稿 陈光文 《 青年参考 》( 2014年04月16日   19 版)

    4月14日,中国海空军在南印度洋联合搜寻失联客机。

    针对MH370航班的搜寻工作旷日持久,从太空到水下,投入海量资源的各方,为何迟迟无法收获能够一锤定音的结论?

    国际社会对马航MH370航班的搜寻工作已持续了近一个半月。据新华社消息,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4月12日在北京确认:“目前搜集到的脉冲信号来自失联客机上的黑匣子”,但“定位和搜寻仍是一个长期过程。”下一步,各方可能部署水下航行器及声呐设备等,在相关区域的海底开展密集搜寻,以确认黑匣子是否存在。

    中国和澳大利亚搜救人员相继监听到可疑脉冲信号后,揭开MH370命运之谜的希望一度高涨。但随着时间流逝,机上黑匣子的电量逐步耗尽,搜寻工作的前景又变得扑朔迷离。从太空到水下,国际社会为寻找失联客机投入的资源不可谓不巨大,却迟迟无法得出能够一锤定音的结论;到底是什么外部因素,让这场规模空前的搜救行动如此艰难?

    “巨网”撒下,尚欠精准

    MH370航班于3月8日失踪后,共有26个国家不同程度地投入搜救工作,祭出了包括飞机、舰船、潜艇、卫星等一切能够动用的手段。“主战场”转移到南印度洋后,参与搜寻的主要是8个国家:中国、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新西兰、韩国、英国、美国。据统计,这些国家派出了10艘舰船、14架军用飞机和5架民用飞机,此外,至少7艘商船承担了外围辅助任务;后期,英国更派出了一艘海军勘探船和一艘核潜艇赶来助阵。

    目前来看,参与救援的舰船在白天主要以目视搜寻为主,辅以望远镜和雷达等设备;夜间和能见度不良的情况下,则依靠红外夜视仪、扫海灯、光电跟踪系统和雷达等。对于以作战为“主业”的军舰来说,在茫茫大海上搜索小尺寸的非金属残骸非其所长,但它们至少可以凭借续航力优势,冒着恶劣海况24小时执行任务,可谓以时间换效率。

    澳大利亚负责协调南印度洋搜索行动以来,参与搜索的飞机数量也不断增加。最早投入搜索的外国军机是一架美国海军的P-8A“海神”巡逻机和一架新西兰空军的P-3C“猎户座”巡逻机,中国空军的两架伊尔-76运输机和日本的两架P-3C随后也加入进来。澳军方曾在一天内投入三架“猎户座”飞机,还陆续增加了庞巴迪“全球快车”、“湾流”以及“空中客车”等大航程民用飞机,搭载接受过肉眼观测训练的志愿者帮助搜索。

    水下搜索的技术含量更高。在疑似海域停留的专业船舶一共有三艘,分别是英国皇家海军“回声”号,澳大利亚海军“海洋之盾”号与中国“海巡1号”巡逻船。正是这些专业化程度最高的力量,一共探测到了6次疑似黑匣子发出的脉冲信号。这些信号被视为搜救工作“最可靠的路标”,但因海底环境复杂,仍需进一步精确定位。此外,探测脉冲信号的拖曳式设备易受水温和水压影响,且信号在水中散射较严重,甚至发生90度转折。

    为此,“蓝鳍金枪鱼”无人潜航器临危受命,搭载精确扫描声呐潜入海底,以期尽早确认声源位置。不过,这种高精度搜索对操作人员要求更苛刻,每个循环可能都需要7~8小时。这意味着,将搜索区每缩小一点,都要耗费比之前更长的时间。

    现有搜救平台各有缺憾

    如此强大的阵容,可谓天上有卫星、飞机的“千里眼”,水面有舰船的“顺风耳”,水下有潜航器的“火眼金睛”,能够实现立体化、全方位搜寻,跨国合作程度史上罕见。然而,纵使有先进的装备和周密的安排,失联航班的黑匣子至今位置不明,哪怕一片残骸也没能得到确认,一次次传言以被“辟谣”告终,更使得全球关注者的失望情绪日增。

    必须承认, MH370失联堪称人类航空史上最复杂的意外事件之一。从“握手”信号将人们的目光引向南印度洋开始,就注定了这场在全世界最荒凉海域展开的搜寻绝非易事。

    澳方目前划定的搜索海域,水文、气象条件均十分复杂:平均深度达4000米以上,且海底地形复杂;南印度洋海域常年受西风带影响,一旦刮起强风,气压和气温迅速变化,极容易引发暴风雨等天气。如果客机整体下沉,它的最终去向就变得更加难以捉摸,黑匣子可能会偏离飞机入水地点很大一段距离,显著加大了判断目标精确位置的难度。

    更不利的是,搜索区域距澳大利亚西部城市珀斯约2100公里,以此为基地参与空中搜索的飞机,将大部分时间消耗在了往返路途中。以中国空军的伊尔-76运输机为例,其每天飞行时间平均约8小时,但真正用于搜索的仅3小时。近三个星期以来,还多次出现恶劣天气导致空中搜索暂停或提前结束的情况。至于舰艇,尽管受海况影响小且自持力长,速度过慢的天然缺陷,造成其往往无法及时到达可疑物体所在地点,“碰运气”的成分更大。

    投入资源与收获结果的不相称,从技术角度凸显了远洋搜救的尴尬:不管美欧还是发展中国家,至今未能开发出一种兼具速度、自持力与环境适应性的特种平台,在技术层面制约了诸如搜索失联马航客机之类的救援行动的有效开展,令事件真相至今深陷重重迷雾。

 

搜寻MH370:远洋搜救为何这样难
亡羊补牢,让越洋客机不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