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蒙难》
当代中国出版社 49.00元
《
青年参考
》(
2014年03月26日
33
版)
一个天真的美国人,一个地道的中国通,是如何卷入时代漩涡?一个外交官的命运,如何折射出国共两党、中美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他成功预言了中共的胜利,但无力影响战后中美关系和亚洲格局的历史走向,原因何在?他是“共产党的同路人”,还是“共产主义的同情者”?抑或只是那个时代全球知识分子整体“左倾”的一个特殊样本?
他就是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驻华外交官谢伟思。他曾随美军观察组访问延安达3个月,作为惟一的外交官员,与中共高级领导人多次长谈,与毛泽东的谈话就多达50余次。由此,谢伟思认识到了中共潜在的力量,回到祖国后,却被斥为“共产主义同情者”,一再被麦卡锡主义纠缠,甚至被国务院除名。直到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他才重新得到认可。
本书主人公的一生,折射出美国对华政策的变迁。作者琳·乔伊纳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先后任职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等媒体,获得过艾美奖。她对人物命运与时代氛围的把握堪称老道。
一个天真的美国人,一个地道的中国通,是如何卷入时代漩涡?一个外交官的命运,如何折射出国共两党、中美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他成功预言了中共的胜利,但无力影响战后中美关系和亚洲格局的历史走向,原因何在?他是“共产党的同路人”,还是“共产主义的同情者”?抑或只是那个时代全球知识分子整体“左倾”的一个特殊样本?
他就是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驻华外交官谢伟思。他曾随美军观察组访问延安达3个月,作为惟一的外交官员,与中共高级领导人多次长谈,与毛泽东的谈话就多达50余次。由此,谢伟思认识到了中共潜在的力量,回到祖国后,却被斥为“共产主义同情者”,一再被麦卡锡主义纠缠,甚至被国务院除名。直到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他才重新得到认可。
本书主人公的一生,折射出美国对华政策的变迁。作者琳·乔伊纳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先后任职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等媒体,获得过艾美奖。她对人物命运与时代氛围的把握堪称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