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3月1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是时候讨论“实时黑匣”了

文 马由缰 《 青年参考 》( 2014年03月19日   35 版)

    科学家分析飞行事故发现机尾部分不易损坏,所以黑匣子(飞行记录器)通常安装在机尾。

    黑匣子外壳其实是橘红色的,约等于四五块砖头垒在一起那么大。

    2001年4月4日,法国民航调查和分析局负责人展示法航447航班坠毁后的着陆架。

    消失的马航MH370航班再度掀起航空界关于飞行记录器——黑匣子的激烈讨论。为什么我们必须在每次空难之后寻找黑匣子?一些航空安全专家提出将黑匣子升级为“实时黑匣”,让飞机即时回传机上数据。

    事后捞黑匣,不如提前传数据

    MH370航班最后发生了什么?由于缺乏失事最后阶段的飞机数据,调查员难以追溯失事原因。如果永远找不到MH370航班的黑匣子,或者其中的飞行数据和驾驶舱录音被毁坏,我们要如何还原真相?

    自动传输飞行数据的概念已被讨论良多。法新社报道称,民航产业人士指出,现有技术允许商务客机透过卫星即时传输关键技术资料,在极端情况下或航班降落前,就能将重要数据传输到地面。一旦飞机遭遇不测,人们能通过这些数据分析飞机引擎和系统状况,追问是飞行员指令失误,还是自动驾驶技术故障。

    不过,这种技术从未得到普及——它要求航空公司提升系统,营运成本令人肉疼。据美国《彭博商业周刊》报导,12年前,美国航空电子设备制造商L-3就估过价:一家航线遍及全球的航空公司如果即时传输机上数据,每年将耗费3亿美元。

    法航空难的教训

    2009年6月,从里约热内卢飞往巴黎的法航447航班坠落,机上228人全数魂断大西洋。搜索702天之后,黑匣子终于带着真相浮出水面:飞机进入了包含一系列雷暴的巨大云系中,空速传感器被积冰覆盖,自动驾驶仪断开。飞行员因失去仪表信息而陷入混乱,反应失当,持续做出错误判断,直到飞机在高空解体。

    这起事件激化了公众对改变数据传输方式的压力,支持“实时黑匣”的人大增,欧洲航空监管机构等诸多航空安全组织站到了支持者一侧。

    然而,推广“实时黑匣”需要设备持续升级,否则跟不上软件更新的速度。再加上要给全世界约两万架商用飞机的卫星连接买单,承运商难免犹豫。拖来拖去,相关讨论逐渐“浮云”了。

    眼下,随着国际搜救团队为寻找马航MH370航班而奔走,一些安全专家认为,要重燃公众对替代性数据传输的关注,这是不能更好的时机了。

    “法航空难已让我们认识了教训。如果又重蹈覆辙,进行缓慢艰难的搜救,那推动航空公司更新技术的力量就会继续扩大。”《华尔街日报》日报援引曾参与航空事故诉讼的美国律师罗伯特·克利福德的话说。

    “技术不是问题。成本也可以解决。”负责调查重大航空事故的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前主管彼得·戈尔兹指出,最大的难处是说服航空公司投资这类系统。“航空公司不愿意解决,除非被强制要求。”

    实时监控飞机“健康”

    越来越多的飞机使用卫星和地面系统为乘客提供wifi,它也能被用来传输安全数据,这些数据负载在为乘客提供的信号上。当波音和空客的自动驾驶飞机发现无线电失灵时,会转而采用数据链通信来传送定位和飞行状况报告。

    “梦幻客机”波音787处在美国西雅图的指挥中心实时监控之下,只要787发生故障或传输的信息不一致,原首席技术工程师的黑莓手机就会收到提醒。

    2012年12月,美国联合大陆航空公司一架787客机遭遇电力系统故障,不得已“跑偏”到了新奥尔良。航空公司的官员还没接到消息,波音公司就已知道出事了。

    眼下,加拿大飞机制造公司庞巴迪的C系列喷气客机正在试验阶段,其卖点之一就是具备“实时黑匣”能力。庞巴迪的CEO表示,拥有这种系统便于调查事故,但不是研发它的主要目的。当然了,谁也不想看到需要受调查的事故。

 

为什么雷达找不到MH370?因为它没那么神奇
是时候讨论“实时黑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