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3月1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若自己慢吞吞,生活就不等人

作者 [俄] 格拉宁 译者 侯焕闳 唐其慈 《 青年参考 》( 2014年03月19日   33 版)

    越是积极主动地利用时间,人的一生就越充实;那些总在抱怨时间不够用的,则往往沦为拖延症的牺牲品。

    人们经常满怀敌意地对待时间。空间、物质—一这些东西都能以某种方式加以驯服,时间却始终那么放荡不羁。自从人类窥见宇宙深处,听到计算几十亿年的宇宙时钟的滴答声,看到银河系会如何崩溃时起,时间就显得更可怕了。 

    而柳比歇夫,他对待时间的勇敢精神使我大为惊讶。他学会了如何同跳动着脉搏的、正想溜走的“现在”打交道;他不怕屈指可数的、日益减少的余年;他对时间之神满心崇敬。他的实践表明:原来,人的一生完全不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么短暂。

    问题不在寿命长短,也不在工作多少。柳比歇夫的秘密在于,充分使用一天中的每一个小时,一小时中的每一分钟,时时考虑实效。一辈子的时间是极长的,你尽可以把工作干个够,可以读大量书籍,可以学会好几种语言,可以出门旅行,可以饱听音乐,可以教育子女,可以在乡下居住,也可以在城里居住,可以栽培花园,可以培养青年一代……

    反过来讲,如果我们自己慢慢吞吞,那么生活就不等人。 

    很多人好像只能利用经过精选的时间。他们记得的只是一生中最精彩的时刻。半个小时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他们只承认整段整段的时间,只承认不受客观环境和偶然事件干扰的大段时间。仿佛只有在这样的时间里,他们才打算大显身手。短一点的时间,他们马上会借口外界干扰、借口客观条件而认为不能用。是啊,不依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条件,具有充分权力和理由的客观条件真是威力无比!把责任往它们身上推,是多么轻而易举啊! 

    谁都没注意到,这些借口是怎样削弱和腐蚀灵魂。我有个朋友,本来是满不错的科学家,职务确实剥夺了他很多时间,但久而久之,他就习惯了客观情况的制约。他也曾幻想能摆脱出来,经常说,“到了那个时候,我就要大干自己心爱的工作了”。多少年后,他终于摆脱出来了,但很快发现,自己完全丧失了动力。为了逃避现实,他开始寻找新的职务,继续拖延时日……相似的状况还发生在几位与我熟识的作家身上。最终,第一个人开始狂饮,然后自杀了;第二个人不知什么缘故就销声匿迹了;第三个……其他几个也只剩苟延残喘。 

    柳比歇夫呢?他经常称自己是倒霉鬼,同时又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 

    他的幸福感从何而来?可能是由于他充分地施展了身手,尽情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但实际上,他从不去为出版自己的著作钻营,不到编辑部奔走,也不去说情求告……他舍不得把时间耗费在这些事上。

    他避免必要的串门和喜庆活动,惟独在给学术圈里的同行写信这件事上很大方。

    倒霉鬼和幸福——我不知道怎样才能使两者结合在一起。然而,柳比歇夫通晓其中的奥妙,关键在于,他并不将具体的某项成就作为衡量成功的指标。

    节选自《奇特的一生》,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1月。标题和提要系编者所拟。

 

掌控时间才能把握命运
若自己慢吞吞,生活就不等人
那些缺席的藏书暗示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