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聆听民国》
中信出版社 35.00元
《
青年参考
》(
2014年03月19日
32
版)
1932年11月1日,久负盛名的《东方杂志》向各界知名人物发出约400多封征稿信,主编胡愈之在信中说:
“在这昏黑的年头,莫说东北三千万人民,在帝国主义的枪刺下活受罪,便是我们的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也都沦陷在苦海之中。……假如白天的现实生活是紧张而闷气的,在这漫长的冬夜里,我们至少还可以做一两个甜蜜的舒适的梦。梦是我们所有的神圣权利啊!”
由此,一场前所未有、规模空前的“新年的梦想”大讨论粉墨登场。这场讨论围绕两个问题:一是“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请描写一个轮廓或叙述未来中国的一方面)?”二是“先生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梦想(这梦想当然不一定是能实现的)?”
征“梦”活动激起热烈回响,截止同年12月5日,组织者共收到244个“梦想”。作者包括林语堂、梁漱溟、胡适、邹韬奋、徐悲鸿、老舍……在中国历史上,这么多思想文化界的一流知识分子集体“做梦”绝无仅有,他们携手为20世纪留下了一份真实可信的记录。
重返民国,重拾白日旧梦。
今日国人,又将做何梦想?
1932年11月1日,久负盛名的《东方杂志》向各界知名人物发出约400多封征稿信,主编胡愈之在信中说:
“在这昏黑的年头,莫说东北三千万人民,在帝国主义的枪刺下活受罪,便是我们的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也都沦陷在苦海之中。……假如白天的现实生活是紧张而闷气的,在这漫长的冬夜里,我们至少还可以做一两个甜蜜的舒适的梦。梦是我们所有的神圣权利啊!”
由此,一场前所未有、规模空前的“新年的梦想”大讨论粉墨登场。这场讨论围绕两个问题:一是“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请描写一个轮廓或叙述未来中国的一方面)?”二是“先生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梦想(这梦想当然不一定是能实现的)?”
征“梦”活动激起热烈回响,截止同年12月5日,组织者共收到244个“梦想”。作者包括林语堂、梁漱溟、胡适、邹韬奋、徐悲鸿、老舍……在中国历史上,这么多思想文化界的一流知识分子集体“做梦”绝无仅有,他们携手为20世纪留下了一份真实可信的记录。
重返民国,重拾白日旧梦。
今日国人,又将做何梦想?